下载此文档

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初探.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初探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初探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
初探
第3页
第4页
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
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
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
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
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
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
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
《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
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
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
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
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
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
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
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
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
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
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
第5页
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
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
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
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
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
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
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
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
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
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
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
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
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
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
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
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
第6页
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
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
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
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
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
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
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
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
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
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
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
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
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
《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
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
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
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
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
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
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
第7页
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
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
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
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
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
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
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第一册中P190页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
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
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
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
《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
《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
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
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
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
的文章,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总之,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
来。这里既有功利的,又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迁移。显而
易见,二者的整合势必产生良好的效力。然而,课内有限,
课外无限,要充分发挥读本作用,关键还是要大力引领学生
第8页
主动学****独立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或借鉴吸取对
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第9页

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初探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1.13 MB
  • 时间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