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言文《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文言文《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言文《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文言文《日喻》阅读练****及答案
日喻①
苏轼
生而眇②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③,以为日也。日之与钟、樾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樾,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行求欤?苏子④曰:“道可致而不行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⑤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⑥,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⑦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解释】①日喻:关于太阳的比方。②眇:瞎子。③樾:笛类乐器,比笛短,有七孔、三孔等说。④苏子:苏轼自称。⑤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⑥没人:能潜入深水的人。⑦渤海:唐代郡名,在今山东滨县一带。

(1)扪烛而得其形()
(2)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3)自盘而之钟()
⑷皆求道之过也()
⑸然则道卒不行求欤()
⑹君子学以致其道()
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
⑻方求举于礼部()

⑴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道可致而不行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夫没者岂苟然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与樾的区分,缘由在于什么?(用原句答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盲人识日”比方什么?这个故事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道之过”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原句答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可致而不行求”,认为什么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人学没”的教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志于学”,同时也通过“昔”和“今”的比照,劝勉吴彦律要留意哪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摸⑵道理、哲理、规律⑶至,到⑷过失⑸那么⑹到⑺致力,这里有“单纯地”的意思。⑻刚要
2.⑴即使用奇妙的比方,加上有效的教导,也跟对瞎子用盘、烛形容太阳差不多。⑵循序渐进,道自然而至,不能不学****而强求。⑶擅长打仗的人能把握主动权,使敌方听我调动,自己却不受敌方牵制。⑷擅长潜水哪里是随任凭便能到达的呢!

4.“盲人识日”比方一个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学问而对事物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必定要犯错误。用故事来感染读者,让读者从详细形象中悟出所要讲的道理。。
,或莫之见而意之。


8.⑴求学必需有目的,即“求道”;⑵要踏踏实实下苦功夫做学问,不能只追求皮毛。
创作背景
《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日喻”的“喻”,是“比方”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展比方说理,是谈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日喻》是一篇谈论文,擅长用形象比方来逐层推动,引出观点,因之成文。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谈论文更敏捷,笔调更沉着,“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布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
文章一开头就表达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构造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详细实在,说服力极强。可以得出,任何学问都来源于感性阅历,假如撇开感性阅历而单靠间接阅历,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达也无以异于眇。”假如单凭“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然而单有感性阅历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屡次探究,方能把握道;认为“道可致而不行求”。而“致”与“求”的区分,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常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譬如军队能够把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成功,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求道也是如此,假如经过平常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发觉“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缘由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由于“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士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假如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晰了。而且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熟悉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方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进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构造,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
最终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原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严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当杂学旁收,既不能忽视感性阅历,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索,以渐进于道。这里,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御选唐宋文醇》卷三十八云:“宋自王安石始以经术取士,一时求仕者皆改其妃青媲白,而谈道德仁义;及致之于用,则茫然失据,亦与妃青媲白无二焉,此苏轼《日喻》所以作也。”
总之,运轻灵之笔娓娓道来,仿佛与人对面而谈,亲切动人,语浅道明,毫无论说文的板滞之弊。且本文还继承了战国谈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白,形象生动。
名家点评
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
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出色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文言文《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夜紫儿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