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是由【香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侯丽萍张慧全***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只有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创新”的氛围,才能使我们的民族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后继有人,真正走上强国富民之路。正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各有关机构和众多专家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大、中、小学校学生为对象的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社会调查进展顺利,已回收问卷1397份,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已全部完成,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一、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喜忧参半
(一)从青少年创新性现状看,本次调查显示出以下的积极因素:
%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发明对社会、个人有极重要的意义,%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与人类的文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息息相关”,%的人赞同“搞‘小发明’有助于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素质的提高”,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创新、创新力和发明的理解是科学的。
,大多数青少年对与创新力密切相关的大脑科学知识均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在问卷中所列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5项内容中,对每项内容表示“了解”%,%。
%的被调查者对“创新性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表示“了解”。
,%的被调查者认为“知识是提高创新力的必要基础,但并非知识越多创新力就越高”。
:%的人“既有自信,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赞同“许多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我却很有好奇心”%,%的被调查者“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认为“即使遇到不幸、挫折或反对我的情况,我仍能保持工作热情”。
:%的被调查者“喜欢甚至于****惯寻找事物的起因”,%的被调查者“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而“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信息”%。
,大多能引起青少年的关注,或多或少都得到他们的参与。
,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的颁布实施,%的被调查者认识到“为创新性智力成果完成者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的被调查者认识到“能够鼓励发明创新,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大部分青少年能够正确地认识著作权和和商标权的保护对象。
(二)对青少年创新性的调查也反映出一些不利因素。
(包括创新性思维)的认知尚很肤浅。
首先,青少年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了解还很零散,缺乏整体性。其次,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创新性思维的认知仍停留在感性认识水平上。如“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基本上是按准备、创新、验证三个阶段构筑的”,创新性思维的“发散思考法”、“收敛思考法”等,表示“听说而已”或“完全不知道”的学生占大多数(%―%)。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自评“自信心强”%,自认“有强烈的好奇心”%,%的被调查者“能够质疑”,%的被调查者自认“意志坚强”。但是,自认同时具有“自信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质疑”和“意志坚强”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4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新人格特征的青少年,%。相类似的是,被调查者自评同时具有“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和“有收集信息能力”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新力特征的被调查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就参加“学术(或学科)竞赛或‘小发明’”%的被调查者而言,%的人是因“本人很有兴趣而参加的”。
(或学科)竞赛或“小发明”这一类有助于创新力发展的活动,青少年的认知与实际行为不一致。
本次调查显示,对参加小发明活动的意义,%的人认为“搞‘小发明’有助于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素质的提高”;%的人认为“参加没有意义”,%的人持“别人参加,我也参加”的态度;%。
,且存在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倾向。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新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本次调查显示:%的被调查者“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的被调查者“常为自己无意中说话伤人而闷闷不乐”,%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当某位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予以沉默”,%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予以非议”。
此外,对被调查者的年龄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段对创新性的几个方面显示出相反的趋势:随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观察、想象能力日渐削弱,而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却日益增强。
二、教育主体(家庭、学校、社会)培养青少年创新力的状况
(一)家庭培养青少年创新力的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提问能“耐心解答,如果不知道答案,指点孩子去请教书本或他人”。在本次调查中设定的孩子“拆装闹钟”的具体情境中,%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其中大部分还陪同一起做(民主型)。这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放弃“压制型”教育方式,而转为启发、帮助的“民主型”教育方式。但在本次调查中设定的孩子“拆装闹钟”的具体情境中,%的被调查者的家长会对孩子“训斥”或“警告”(压制型);面对孩子的提问,%的被调查者的家长会以“不耐烦”、“不屑于回答”或是“敷衍”的方式对待。
对家长文化程度的分析显示,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于“民主型”教育方式。但调查数据亦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令人担忧。%的被调查者父亲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被调查者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还有一定数量的被调查者的家长是文盲。
: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学术(学科)竞赛或“小发明”%学生中,%的学生家长表示“很赞成参加,并给予支持”,%的学生中,%的家长认为“影响学****表示反对”。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在发展孩子创新力的物质投入方向上出现偏差:%的青少年认为家里和学校能够提供所需的书籍,%。在14种培养创新力的形式中,“家庭或学校提供相关书籍和工具等物质条件”%,居第7位;而“在Intenet(网)上漫游,扩大信息来源”%,居第14位(最后一位),这都是值得注意的。
客观地说,我国的家长历来高度关注孩子的教育,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及财力,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更是如此。但由于家长没有受过有意识地发展创新力的教育,其本身也就没有培养孩子创新力的正确认识,故他们的精力与物质投入方向出现了偏差:一方面,他们不仅自己经常督促、辅导孩子学****还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家教、买健脑补品、让其参加各种学****班等等(这些做法在发展创新力方面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有的甚至还起负作用);另一方面,青少年发展创新力的一些基本物质条件(书籍、工具等)却没有得到满足。
(二)学校培养青少年创新力的状况
(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创新力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考、升学是学校排在最重要位置的事”,%的被调查者感觉“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与创新力培养的目标相矛盾”。初中、高中和大学生对此的认同率呈上升趋势,而高中生因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
本次调查还表明,“在老师眼里,好学生应该乖,听老师的话”和“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的被调查者的认同,而赞同“大部分学生对教师都有一定的畏惧感”%。此外,%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老师最有可能的反应是:“训斥”、“不予理睬”或“敷衍”。

本次调查列举14种创新力培养形式,好评率居前的大多与与学校或教师相关,如“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学术或科技兴趣小组”、“课堂教学注重从多角度启发学生”、“学校开办一些开拓思维,增强动手能力的课程”%、%%。而外出参观及参加校外活动的好评率则较低。
但这并不说明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已取得成功。首先,校内开展的培养创新力活动虽然好评率居前几位,但无一能超过50%;其次,在选择“符合小学或中学的情况”时,%的被调查者不赞同“学校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上述的好评率只能说明在全社会对青少年创新力的培养工作总体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校内教育的作用相对较大。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学校(包括教师)尽管一再努力变革,目前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对青少年创新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限的。
,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对其评价不一。
本次调查显示,%的被调查者不赞同“创新力主要由天赋决定,与学校教育无关”,这表明广大青少年已深切感受到学校教育对其能力素质发展的影响。同时,调查亦分别显示出,当前学校教育内容对学生能力素质发展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例如,%的被调查者认同学校“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方法”,在实验课上,大多数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熟练的操作技能”%的被调查者的赞同;这表明我国的教育改革正逐步深入学校。但与上述相对立的教育内容亦很普遍:%的被调查者认同“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是让学生大量演练****题,同时介绍各种解题方法”,这说明学校教育内容要得到彻底改变,仍须依赖于教育体制的革新。对被调查者文化程度的分析显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被调查者越来越倾向于对学校教育内容作出否定性评价。
另外,本次调查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表示满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褒有贬。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的被调查者相信老师会“耐心解答”,“如时间不够,下课再谈”;而其它的态度,如“敷衍”、“不予理睬”、“训斥”等,累计约20%。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评价存在巨大差异。%的被调查者认为大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即“老师授课完全是重复课本上的内容,并时时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接受的紧张状态”;%的被调查者认为大部分教师采用“放任自流式”教学方式,即“老师既不表扬学生,也不批评学生,上完课就走;学生爱怎样就怎样(不干扰上课就行)”。与此同时,%的被调查者认为大部分教师采用同学参与程度较高的民主型教学方式――“老师授课是‘间接启发式’,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感”;%的被调查者认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使用幻灯、录相、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以辅助教学”。
(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创新力发展的影响
(站)这类社会教育机构对培养青少年创新力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本次调查显示,在“学术(学科)竞赛或小发明这一类活动中,青少年宫、活动站和科技馆这类机构给予帮助,提供机会”%;在调查列举的14种发展创新力的活动形式中,“校外青少年科技馆、少年宫举办的科技、文化活动”好评率居倒数第二位,%,认为其“最重要的”%,排名最后。
,普及程度不高。
本次调查涉及各系统举办的10种竞赛活动:数学、物理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活动;青少年发明创新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活动;青少年生物百项或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活动;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航空、航海、车辆模型及无线电测向竞赛系列活动;青少年作文(含文学、科技征文)比赛;青少年书法、绘画比赛;大学生“电脑”竞赛;“小星火”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与中学生课程结合较密切的数学、物理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活动,青少年了解度与参与度较高(%,%),其次为青少年作文(含文学、科技征文)比赛(%,%),青少年书法、绘画比赛(%,%);而其它各项竞赛活动青少年的参与度都很低。至于“挑战杯”竞赛和“电脑”大赛,它们专在大学生中开展,但大学生对其了解度较高,参与度亦不高(%,%;%,%)。

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香菱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