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是由【annimy】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 )
解析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C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由正极流入,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B、D两项正确。
答案C
( )
,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要综合考虑原电池的概念、电极反应、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A项错;原电池中的电子移动方向是:负极→外电路→正极,可见B项错;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项正确;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正极可以是溶液中的离子或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
答案D
( )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④⑥⑦ D.⑥⑦⑧
解析构成原电池要有四个基本条件:;,其中一个相对较活泼,另一个相对较不活泼,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综上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H+Fe2++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故知电解质溶液不是***。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 )
选项
M
N
P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银溶液
D


***铁溶液
解析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N棒是负极,相对M棒金属活动性更强。M棒变粗说明M棒上有金属析出。
答案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因为番茄中含有酸(即H+),可组成原电池。依据原电池的基本知识,其中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Zn)通过导线流向正极(Cu)。
答案A
7.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铁片上会有H2产生
,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电子由a流向b
,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解析a和b不连接时,铁和Cu2+发生置换反应而析出铜,没有氢气生成,错误;B项,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错误;C项,Fe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Fe为负极,则电子由b流向a,错误;D项,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都生成亚铁离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D正确。
答案D
,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1)锌片上的现象是,电极反应为。 
(2)铜片上的现象是,电极反应为。 
(3)电子由经导线流向。 
(4),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解析Cu-Zn-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中,Zn作负极:Zn-2e-Zn2+,现象是锌片逐渐溶解,Cu作正极:2H++2e-H222。
答案(1)锌片逐渐溶解 Zn-2e-Zn2+
(2)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2H++2e-H2↑
(3)锌片 铜片 (4)
9.(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之一是可以设计原电池装置。请利用反应Cu+2Fe3+2Fe2++Cu2+设计一个原电池,在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则溶解铜的质量是。 
(2)实验室在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时,可向反应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其作用是,这体现了原电池原理的另一个应用。 
解析(1)分析Fe3+与Cu的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然后依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原电池装置。依据反应2Fe3++Cu2Fe2++Cu2+,Cu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正极选用石墨棒或铂丝等,电解质溶液选用FeCl3溶液;由转移2mol电子时溶解64g铜,。
答案(1)
2Fe3++2e-2Fe2+ Cu-2e-Cu2+ 48g
(2)形成Zn-Cu原电池,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能力提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电能→声能的能量转化关系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耳机还能发声
解析锌为负极,铜片上的反应为2H++2e-H2↑,A项正确;耳机中存在着电能转化为声能的能量转化关系,B项正确;铜片换为铁片后,锌片仍为负极,电流方向不变,C项错误;锌片换为铁片后,铁片也可作为原电池的负极,D项正确。
答案C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外电路→Y
,则X为石墨棒,Y为Fe
,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解析外电路的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A项错误;由电子流向可知,X极为负极,Y极为正极,则X应为Fe,Y为石墨棒,B项错误;X极发生氧化反应,Y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X极的金属应比Y极的金属活泼,D项正确。
答案D
,用导线相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后干燥并称重,,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解析负极:Zn-2e-Zn2+,Zn失去2mole-减重65g;正极:Cu2++2e-Cu,Cu2+得到2mole--。
答案A
,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 )
,均为A端高B端低
,均为A端低B端高
,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解析根据题意,若杠杆为绝缘体,滴入CuSO4溶液后,在铁球表面析出Cu,铁球质量增大,B端下沉;若杠杆为导体,滴入CuSO4溶液后,形成原电池,在铜球表面析出Cu,A端下沉。
答案D
,两电极一为石墨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
,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
,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解析由题给信息“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可确定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又因“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可知:a为正极(石墨棒),则b为负极(铁片),即可确定烧杯中的溶液是稀硫酸。
答案C
+Cu2+Zn2++Cu,则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正极
Zn
Cu
Ag
Cu
负极
Cu
Zn
Cu
Fe
电解质溶液
CuCl2
CuSO4
H2SO4
ZnCl2
解析根据原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Cu2++2e-Cu。故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B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乙中锌片质量减小
+的浓度均减小
(2)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乙(填“>”“<”或“=”)。 
(3)(标准状况)气体时,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 
(4)(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L-1。试确定原稀硫酸中c(H2SO4)=。 
解析(1)甲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属于原电池,乙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项错误;乙不能构成原电池,氢离子在锌片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故B项正确;甲中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片质量不变,乙中锌片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质量减小,故C项错误;两烧杯中锌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D项正确。
(2)甲能构成原电池,乙不能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乙。
(3)甲中,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根据电极反应式知,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mol-×1022。
(4)(标准状况),根据2H+~H2↑,,,,,原稀硫酸中c(H2SO4)==·L-1。
NA(×1022)
(4)·L-1
,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溶液
偏向M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指正极或负极)(填“相同”或“不同”)。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为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石墨为极,电极反应式为。 
③电池总反应式为。 
(3)实验4中铝作极(填“负”或“正”),理由是。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为。 
解析根据实验记录,不难看出实验1中Mg作负极,Al作正极;实验2中Al作负极,Cu作正极;实验3中,Al作负极,C作正极,总反应式是2Al+6H+2Al3++3H2↑;实验4中,由于Al与NaOH溶液可以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Al+2OH-+2H2O2AlO2-+3H2↑,而Mg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Al作负极,Mg作正极,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但也有特殊情况,也要考虑电极与电解质溶液能否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不同
(2)①负 2Al-6e-2Al3+②正 6H++6e-3H2↑ ③2Al+6H+2Al3++3H2↑
(3)负 铝与NaOH溶液可以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Al+2OH-+2H2O2AlO2-+3H2↑
(4)另一电极材料的活动性和电解质溶液的氧化性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nnimy
  • 文件大小143 KB
  • 时间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