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的公平性论文.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当代中国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当代中国正处于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都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这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所带动的社会全面性结构变革,其总体趋势被概括为: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封闭一源性社会向开放多元性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A。在我们为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成果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社会学家涂尔干在他的理论中所提到的一种社会“失范”的可能:在原有集体意识被逐渐消解的情况下,新的集体意识并没有建构出来,并获得足够的道德效力。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失范问题,而且由于教育和社会结构潜在的相对应关系,这种失范也必然会在教育的领域显现出来:社会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价值观受到普遍怀疑并失去对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与此同时新的体制和价值观又尚未形成,也就是所谓的教育体制规范的“缺席”状态。
作为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高等学府的我们,以为可靠的选拔制度能够带给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和别人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并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教育的成功。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轻而易举地忽略掉这个过程中所存在的潜在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了这样一项消息:%,;%,。在国家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逐渐减少,而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差的地方性高校则聚集了较多的此类学生。在北京大学进行的一个规模较小的抽样调查数据中显示,除了城市农村学生比例出现调整以外,在北大就读的学生开始越来越多地来自背景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收入稳定甚至良好的家庭。而据有关资料显示,这类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北大一所高校中,而是趋向于成为全国重点高校的普遍现象。深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并无太大关联,事实上与此密切相关的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变)拉大了地区、阶层间的差异,而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又失去了对此的有效调控而加剧了这种差异的扩大。数据显示,%的人认为教育体制改革所损害的利益,远高于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成为关乎社会公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教育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
在中国,教育不平等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阶层差别、民族差别、性别差别,而在近些年的调查中表明,性别差别的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女性获得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而同时,高中教育问题成为新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瓶颈,大学教育往往会成为高中教育的延续和扩展。
这些教育不平等的多种表现形式我们都可以通过一系列人口普查所获得的数字来帮助我们了解:
首先是地区差异: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88年,:1,:1。以地区差距论,199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以中部1,则东部、中部、:1:;以农村居民收入论,以东部为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城乡之间的差异依然是全方面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单位: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扣除物价因素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扣除物价因素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差距指数(以农村为1)
1980





1985





1989





1993





城乡间教育机会状况失衡,表现为就学机会享有上的失衡(农村的低入学率)、辍学率(农村的高辍学率)、不同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失学率(农村高失学率)。
民族差别也同样可以通过普查的数据中显现的少数民族的低入学率、高辍学率和高失学率中得出同样的结论。
我们可以发现,地域性差距(包括地区、城乡和少数民族)问题的根源,不尽然全是由经济因素导致(当然,经济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并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稀缺等不利于教育发展的状况)。举例来看,争取更多的教育机

教育的公平性论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96 KB
  • 时间2017-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