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说明文如何教出语文味.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说明文如何教出语文味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应关注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即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出语文味,课堂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在语言品味中“嚼”出语文味和在文章写法分析中“品”出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语文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301
“说出语文味,读出语文味, 嚼出语文味,品出语文味”是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而这四个维度往往是与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它们是否也适用于说明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适用。
一、说明文也“说”得出语文味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看似单调乏味的说明文教出语文味来,就看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了。

如在《中国石拱桥》导入时,笔者随口哼了一段非常朗朗上口的乐曲《小放牛》:“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嘛依呀嗨……”小牧童自得的情绪与课文中对中国桥梁事业飞速发展的自豪感、喜悦感相得益彰,学生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同时歌词中的问题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是情理相融的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巧妙自然的语言过渡,让学生体味到课文似?嗳聪嗔?的脉络联系,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细节。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从云过渡到云彩的时候,笔者利用了民间谚语:“同学们,‘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说的是积雨云下的天气情况。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东边日出西边雨’说的又是天气与什么的关系呢?……”从而自然过渡到云彩与天气的关系,而且将谚语引入课堂,对学生生动语言的积累也有帮助。
。一般教师教学说明文时会以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来进行总结。这样的总结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紧扣说明文的写作意图与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来问。比如钱梦龙老师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总结时这样问:你觉得作者有没有把“大自然的语言”“说”得“明”白?你读了之后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样的总结给学生留下回味思考的余地,引发学生挑战作者的欲望,而且紧扣了说明文的写作意图――说明。

二、说明文也“读”得出语文味
说明文的语言严谨、平实、简洁,这样的语言有没有必要进行朗读训练呢?被选入教材的课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师既不能将其上成科学课,也不能将其上成知识汇报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因而朗读训练必不可少。
比如可以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逻辑。在朗读时主要靠正确的停顿、节奏的变化来感受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如《苏州园林》的朗读就很有讲究。首先朗读时前后两个表现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的句子与中间的表现园林三大特征的句子的节奏快慢要有所不同,对后者自然要放慢节奏,以此体会说明文中也有“前有铺垫后有照应”的写法及总分的结构特点。甚至我们可以将三个特征提出来再读,然后引导学生从下文中找到每个句子相对应的段落再读一读。通过朗读,学生对《苏州园林》严谨的逻辑层次感受得非常真切。
三、说明文也“嚼”得出语文味
大家一般都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韵味无穷,值得细细品读,其实说明文的语言照样能“嚼”出浓浓的语文味。探讨用词之妙的途径很多

说明文如何教出语文味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