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的班级建设3】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的班级建设3】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的班级建设
班级是同学们另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学校培养优秀学
子,提高同学们科学文化涵养与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阵营。
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为此班级建
设的工作尤为重要。而班级的建设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家
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
的助手和补充;当然学校也是家长学习提高的摇篮,是学校
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了解学校教育,及时掌握学生
在学校的动态。班级建设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
一、在班级建设中家庭教育的影响远大于学校教育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幼儿起,家
长就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他们。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做事作
业、对人的礼仪习惯、自身的人格修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
长。一个好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学生三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
间,教育他的行为规范,学会求知,但也无法陪伴其一生,
也不可能经常在其身边教育引导。对比之下,家长对孩子的
教育远远大于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
育。教育界常说的“5+2=0”理论,指的就是 5 天的学校教育
颇有成效,但如果 2 天的家庭教育没有跟上,那么学生的教
育始终在原地打转,甚至会越来越差,揭示的就是这个现象。
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
学校教育的成果,还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
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努力上进,认真学习,但是回到家里,家长却在打麻将或打牌,孩子被懒散的气场淹没,哪里还有学习的热情,参与围观的都不在少数。这样,就算在学校里费力培养出的好习惯,回到家里遇到不懂得教育、不实行教育的父母,好的习惯也会马上付诸东流。因此,作为家长,应当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只有尽职尽责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校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并且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良好的学校教育,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家校教育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孩子的教育更上一层楼,促进
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家庭教育的良好基础
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和协调,可以促进家校之间建立顺
畅的沟通平台,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合力教育,共同促进。
支持学校教育的家庭,其孩子学习行为习惯也一定是好的。
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在育人方面的“思想一致”和“行动一致”。要
想让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达成一致性,那么家校之间需要换位
思考,加强互动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要把自己的教
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向家长明确,取得家长对学
校的工作、教师的教育方式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也要把自己
对子女的期望、育人方法的采用向学校表明,求同存异,各
取所长,有效结合。另外,信息社会的今天,在沟通方式上,
利用好网络的作用,建立微信群等,让家校沟通更方便更有
效。通过信息平台告诉家长,每个学生在校行为表现、学习
成绩、思想品质等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三、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确实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离不开家
庭教育与之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
地,学校教育要承担的是教会学生适应规则,掌握知识,学
会学习。家庭教育也要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配合好
学校,共同为了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幸福感,共同培养孩子
的品性与人格。
虽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理念上可能不尽相同,存在
一定的差异,但只要做到家校互动,将家校教育紧密结合起
来,使学生在校教育得好,在家同样教育得好,这样的话,
学生才会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成长才会健康、向
上,成长的道路才会宽广、多彩。
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的班级建设3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