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我们保持安静.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我们保持安静-科学论文
让我们保持安静
《声音的产生》一课是《声音》单元的经典课,许多版本的教材都编写了这一课。一般的思路是:先制造声音,提出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的假设,再寻找更多声音与振动相联系的事例,最后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多年的实践下来,我发现这样上并不能让学生将声音和振动建立联系,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制造声音的方法,很难发现这些方法产生了共同的效果——振动。于是常常看到这样的课例:在课的结尾老师问:现在你能说说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学生回答:是敲击、摩擦、弹……仍然回到了具体的方法上。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并不能在课上理解何为振动,常常只是把振动简单地等同为“动”,对这个概念是模糊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对这一课重新思考,反其道行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家都制造声音,那我们就先保持安静吧。
一、保持安静——将声音与“动”建立联系
——保持安静,要求:保持安静,但要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老师出示以下任务:把书本翻开到第30页;打开文具盒;拿出铅笔;在记录纸上写下组号。发出一次声音就记犯规一次,老师也一样。
:刚才同学们包括老师为什么会犯规?
请学生详细地谈一谈刚刚发出声音的原因。
:保持安静真不容易呢。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怎样才能保持绝对的安静呢?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人不能动,周围的物体也不能动,才能保持安静。
:那么,反过来说怎样就会产生声音?
学生交流后提出假设:要发出声音就得动起来。
意图:说要保持安静却实在做不到安静,正是在这动与静的矛盾中,学生能够在声音与“动”之间建立起联系。
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的想法一定正确吗?要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如果找到什么现象就说明想法不成立呢?(动不发声,发声不动。)
小组活动,之后汇报交流:你认为这个想法正确吗?你找到了什么证据?
:有没有不动就能发出声音的现象?动的物体不发声的现象有吗?你是怎么让它动的?(学生演示)换一种动法能发出声音吗?(学生演示。)
:看来光是动还不行。问题出在它应该怎么动上发出声音时的动是很有特点的。在刚才的研究中你发现了吗?请大家弹一弹尺,拨一拨皮筋,观察“动”的特点,把它画或写在记录纸上
学生活动,之后用图画、语言描述或借助手势描述等方式汇报。
:像这样在一个位置附近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运动就叫振动。
:皮筋、尺的振动很明显。可更多的物体发声时的振动很细微,看不出来,比如音叉。大家来感受一下,它发声时在振动吗?
学生活动、描述。
小结:虽然很不明显,但它确实在振动。很多物体跟音叉一样,发声时的振动用肉眼很难观察,但它们都在振动。

提问:音叉的响声持续时间太长了,我想让它一响之后马上停下来,有什么办法?大家试一试。
学生活动,汇报演示。
提问:为什么一捏音叉就没有声音了?捏的目的是什么?你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
小结:要让它不发声,别让它振动就行了。
:现在你能说说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吗?
意图:物体动起来就一定能发出声音吗?这个环节进入“动”的第二个层次,让

让我们保持安静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luyuw9
  • 文件大小153 KB
  • 时间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