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清徽州名族对社区的建设及其积极作用.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明清徽州名族对社区的建设及其积极作用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明清徽州名族对社区的建设及其积极作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明清徽州名族对社区的建设及其积极作用??冯尔康(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350)?·徽学研究·明清徽州名族对社区的建设及其积极作用冯尔康(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350)Summary:名族为族人进行农田水利、交通,以及祖宗崇拜之外的社区民众共同信仰的社神、寺院道观的建设,并且这些基础设施基本上与族邻乡邻共享,救助活动往往施及邻人,收到和睦乡邻的效果。名族自身既可藉此成为楷模,社区也因此得益而安定。所以名族成为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者、维护者,社区民众共同活动的管理者,兼负民间疾苦解脱者的使命,虽然它的能量很有限。Key:徽州名族;社区;庶人楷模;排难解纷;社会秩序“徽州名族”是指历世久远的血缘群体,在贤明仕宦绅衿主导下从事文化建设,形成宗法性仁让敦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成为民间楷模,并以此不同于一般的宗族*关于明清时期“徽州名族”的概念(或者说界定),笔者在《试论明清徽州名族是中古士族的遗绪》(《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年3月)文中有专目说明,这里从略。。名族与邻族、乡邻共处在一个社区中,名族之所以成为与众不同的宗族,不仅内部管理、建设的好,还要主动与社区的邻族、乡邻处理好关系,帮助他人,成为庶民的楷模,成为一般宗族的榜样。其实,名族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有着一致性,如为水资源利用而兴修水利,若系大工程必定是族内外共享,始能和衷共济,共同营造出风俗修美的社会秩序,建成稳定的社区。名族此举,与朝廷讲纲纪相一致,从而被官府认可,受到鼓励。本文将探讨名族对社区的种种建设及其与民众生活的关系,进而明了社区建设对社会、对名族自身的意义。一、“社区”正名“社区”是现代名词,讲述明清时期的徽州社会,为什么使用这一词汇?歙县人江登云、绍莲父子于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刻印的《橙阳散志》云:“宗有谱,族有祠,一乡之中,建立社坛,岁时祈报。”卷八《舍宇志》包含六目,为《社坛》《公所》《祠堂》《书院》《园馆》《庵观》*许承尧撰,李明回等校点:《歙事闲谭》,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605、612,258,206,611页。。康熙间,程庭《春帆纪程》写道:“社则有屋,宗则有祠”*许承尧撰,李明回等校点:《歙事闲谭》,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605、612,258,206,611页。。方士《新安竹枝词》唱道:“归来不用买山钱,村有官厅户有田。”注云“官厅、众厅,皆公产。”*许承尧撰,李明回等校点:《歙事闲谭》,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605、612,258,206,611页。江登云的《素壶便录》说:“徽宁俗,社日祀神曰‘做社’,聚饮曰‘散社’。”*许承尧撰,李明回等校点:《歙事闲谭》,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605、612,258,206,611页。“族有祠”,指祠堂;“社坛”,是“社”之祭坛,为祭祀社神之所;社屋,是社的活动处所;“官厅”“众厅”祠堂、社屋、社坛都是村里公产;“做社”“散社”,是“社”的祀神活动及其结束。“社”是一种社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村社,管理社务、社祭诸事,官厅、公所等公产应包括社屋、社坛在内。由此可知,有“社”之村落、地区,是真正的“社”区。笔者使用“社区”这一现代概念,并非滥用今日名词。二、“社会”建设与各种祀神活动社区需要有其组织机构来协调各种人群愿望,统筹安排活动,尤其是祀神典礼,规模大,时间或多达数日,不作妥善而周密设计很难顺利进行。因此名族或独自,或联合组建社区机构,承担起社务。(一)宗族设立社“会”管理社务绩溪城西周氏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建宗祠,建筑有享堂、寝堂、厨房,还有文昌阁、文会所、土地庙、能干祠,祠基二亩多,用银多达16800余两*周赟等修:《绩溪城西周氏宗谱》卷首一《重建宗祠记》《刻祠谱记》,光绪三十一年敬爱堂木活字本;冯尔康主编:《清代宗族史料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90—291页。。享堂、寝堂用于安放祖宗牌位和祭祖仪式,文会所、能干祠是为宗族部分成员设置的;文昌阁、土地庙是为全体族人信仰所用,它们设在祠堂内,表明宗族管理村民的土地神、文星、孔子信仰及其仪式,也意味着宗族主管村民信仰事务。名族为社区事务组建专门机构,独姓村的社区事务,自然由该族负责,黟县鹤山李氏为祭祀社神特别在道光十年(1830年)集资建立“利济会”,“以备迎神銮卫事宜,一应会规悉有成议”。为会能够持久,先后“呈请前邑宪张及今邑宪谢批准立案,各存在案,庶几业可世守”*民国《黟县鹤山李氏宗谱》卷末同治《利济会序》;《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第440页。。休宁金氏“族中‘会’颇多,有一神而二三会者”。这是循乡俗为迎神赛会设立的“会”,若干家自愿出资结成;每会“各置租数十砠不等”,每年举办一次迎神赛会,在会人户得分胙肉,“俱有定数”*金门诏纂修:《休宁金氏族谱》卷23《事略》,乾隆十三年活字本;《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第1887页。。休宁荪溪程浩远为崇祀先人程灵洗创立忠壮会,其子参亨制定会规,筹备经费,以为长久之计。此后每年遴选一人为会首,负责祭祀事宜*程敏政:《篁墩文集》卷18《休宁县荪溪程氏忠壮会》,转引自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众姓村和地区社事活动的组织管理,乾隆《婺源县志》记叙:“俗重社祭,里团结为会。”*乾隆《婺源县志》卷4《风俗》。因为极其重视社祭,乡里、村里众名族组织专门的“会”,来统一筹划社祭事务,实即众名族组成社祭“会”,共同掌管社事。如歙县元里村的乡社名曰“长庆祭社”,区分为四管,众名族分头管理,程姓后裔而入赘许氏的家族负责“南管”,自元朝初年以来如此管理祭事已数百年*戴廷明等撰,朱万曙等点校:《新安名族志》,黄山书社2004年版,第23、82、194、37、86、368页。。(二)社区崇祀诸种神灵及盛大社祭名族建“会”崇祀的神灵,主要是土地神、灶神和神格化的地方英雄人物程灵洗、汪华。这些神灵,各有其庙宇。绩溪庙子山王氏村庄,有三座土地庙,另有关帝庙、观音寺;土地庙分布在村庄的不同方向,一在村东南凹口亭,一在离亭数百步处,另一在村北灰灶头*王集成纂:《绩溪庙子山王氏谱》卷8《宅里略一·井亭》,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第1924页。。一村而有三座土地庙,可知土神是最主要祭祀对象。社会因议事、祀神而有公所、社坛、社仓、神辇等物质性设备。歙县岑山渡程氏为社神制作车辇,辇高八尺,上圆下方,面面雕镂亭台人物、鸟兽花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相传是元时所制作*《歙事闲谭》,第262、609、609、206、609、606、258、560—561页。。关于祀神活动,《橙阳散志》指出:“诸神之祀不一,惟祀社最重,举于春仲,祈农事也;秋仲复行之,报岁功也。仪品丰俭,各乡不同。”*《歙事闲谭》,第262、609、609、206、609、606、258、560—561页。在众神崇祀之中,以祀土地神最隆重,原因是农业社会人们靠土地吃饭,“春祈”冀望当年土神赐福,有个好收成,“秋报”向土地公献新(农产品)致谢。祀社的具体时间是二月初二日,“比户迎福德之神,曰‘接土地’”*《歙事闲谭》,第262、609、609、206、609、606、258、560—561页。。休宁茗州吴氏每逢社日,族众行祭礼,祭毕,饮社酒。先由子弟宣讲伦理规范,然后序长幼就席*吴青羽撰:《茗洲吴氏家典》卷1《家规》,清雍正十三年刊本;《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第419页。。名族与社会组织的其他祀神活动很多,略述数端。“社公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大王。”*《歙事闲谭》,第262、609、609、206、609、606、258、560—561页。汪公会是纪念汪华的社日,“村落游烛龙于社,为汪越国寿,竹马秧歌,亦以队从。”*《歙事闲谭》,第262、609、609、206、609、606、258、560—561页。各个村落都灯烛游行,边歌边舞。歙县许村许姓有姬王节(鸡王节),九月十三日做会,各村庄的许姓以及姻亲朋友参与。典礼由鸣炮开始,因传说周文王赐许姓鼎,在上午杀鸡数千只,鸡血滴在鼎中,下午抬鼎游行,鼓乐喧天,土铳炮声震天,数十班细锣鼓齐奏,晚上开锣演戏三天,同时许姓人求神许愿*黄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徽州大姓》,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82页。。绩溪七都有太子会,所祀太子,民间以为是汪华之子,其实是唐代太子舍人张巡。太子塑像平时放在张家村后三王庙,各村逐年分棚迎赛,是时演剧,为人们多得观赏机会,各村迎神演出,分在不同日子*民国《绩溪庙子山王氏谱》卷9《宅里略二·风俗·迎神》;《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第1925页。。“七月荷花灯苦热,琵琶十月演溪南。”“七月二十五日夜岩镇点荷花灯,十月溪南花台演出《琵琶记》全本”*《新安名族志》,第414、207、58页。。元人高则诚的《琵琶记》,写蔡伯喈与赵五娘夫妻悲欢离合故事,以夫妻团圆告终。徽州商人离乡经年不回,妻室侍养公婆,生养死葬,与剧情吻合,是以受欢迎。人们的这些祀典,既表达了对神灵信仰的心愿,也是娱乐生活,精神享受。祀神,是民间重大节日。诚如乾隆《婺源县志》所说,祀神是“闾里之欢”*乾隆《婺源县志》卷4《风俗》。。三、有益生产的公益建设徽州商人闻名于世,但徽州本地是农业社会。徽州“居万山中”*《歙事闲谭》,第262、609、609、206、609、606、258、560—561页。,多山多河,人们居住在山谷河岸之间,桐城派古文集大成者姚鼐就所见说,“徽州之县六,其民皆依山谷为村舍,山谷之水湍悍易盛衰,为行者患”*叶有广、叶邦光修:《黟县南屏叶氏族谱》卷1《桥梁·万松桥》,清嘉庆十七年木刻本;《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第1888页。。只有兴修水利,才能够灌溉农田和便利水陆交通。名族承担起治水修路的事务,成员捐助个人财力修渠、筑堰,或者向县衙建议兴修水利,得到批准,出任督工。据《新安名族志》所载,徽州人自南朝梁朝开始,历代均有人兴修水利,明代以后日益增多(表1),所修工程有的维持很长时间,是所谓“至今灌溉”。萧梁时期的胡明星,“见郭外多荒田未辟”,乃开渠种田,他是开垦处女地。开渠筑坝之后,需要维护,也是由名族成员牵头负责。休宁北村自熙宁年间设立陈公堨道,灌田3万余亩*《新安名族志》,第414、207、58页。。后世各名族民众连续垦辟,令徽州成为民人的持续生存家园。农业社会的兴修水利,对发展农田生产至关重要。名族修渠筑坝,与当地民众共享其利,是为民造福的义举。历史文献的记载,正是对他们贡献的肯定。自南朝梁朝开始,徽州历代均有人兴修水利,所修工程有的维持很长时间,是所谓“至今灌溉”。即使在封闭的农业社会,交通事业也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所必需。因徽州多山川,生产、生活必须开发水陆通道。名族因应需要开凿山麓为通衢,为防制滑坡砌石料路牙,平整道路,改曲为直,设渡口渡船及维护的产业,建桥梁,筑路亭,便利行旅。其情状,见表2。表1 《新安名族志》著录明代名族修渠筑坝表表2 《新安名族志》著录名族兴修道路桥梁表节录名族、义士修筑桥梁水渠,同时精心保护、维修。比如建造西干桥、万松桥的叶氏设有“桥会”,“轮流值年经理”*嘉庆《黟县南屏叶氏族谱》卷1《桥梁》;《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第441页。。对修建的堤坝水塘,更讲求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方法,以期收到良好效果。前述北宋休宁灌田三万余亩的陈公堨道,有专设首领主持其事,至洪武初年,乡民荐举好仁施义的程仲芳佥掌伍保堨首*《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歙县竦口汪永忠“画区良堨事宜,自是禾嘉乃登,勒碑纪迹”*《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合理用水方法的实行,立即取得丰收的成效。为了能够保持,将条规立碑铭刻,以便后世遵循。凿山修路,疏浚河道,建设堤坝,修筑桥梁路亭,设立义渡及船只,名族义举繁多。水利、交通建设为农业生产、商业活动、人际交往提供有利条件,为社会稳定发展所不可缺。四、多种内容的救助活动佘文义不只是捐巨资建桥梁,更“置义田、义屋、义塾、义冢,以赡族济贫,所费万缗”;年逾八十,义行不减*《歙事闲谭》,第457、357页。。名族中多财乐施者的义行,有临时性的,对有急难者施以援手,如荒年赈济,施粥施粮,治病施药,施棺收尸,焚毁借券;有长期性的,设立义庄、义田、义宅、义仓、义冢,资助贫困者。义举的对象,既有族人,也有乡邻,长期性的多是面向族亲的。义行,直接关系族人、邻人的生命、生存,同时形成良好社会风俗。分项介绍名族成员的救助活动。建设义庄义田。义庄是宗族内部的特殊机构,一般捐田产者不直接经营,设有专门管理人,义田通常也由祠堂管理。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歙县沙溪凌道,“义置膳茔田地山,至今不替”*《新安名族志》,第556页。所谓“至今不替”,是说至《新安名族志》成书的明代嘉靖年间仍然保持田地,没有散失。。休宁东阁人许文蔚,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官著作郎,以笔耕所得,“买田百亩为义庄,以膳宗族贫者。”*《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明代,歙县山上洪寿特地设立“敦义会”,与族人中产多者集资,买田收租,以济族人中鳏寡孤独*《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官塘叶彦忠等率子侄创立宗祠外,“别置义田,周济孤贫”*《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官塘黄村黄茂倡“置义田,济荒族,人不至转徙。”*《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岩镇汪通佐,“置义田以济贫族”*《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南市程挥及侄程熊捐资倡议置田,以敦本睦族*《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呈坎罗元孙修桥筑路之外,欲建义田、义屋,嘉靖七年(1528年)义屋将成,故世,子兹宗继承父志,“毕就义屋,又置义田百亩,租息岁时给散族人以及婚丧者。”*《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祁门贵溪胡俊杰、介教,“倡率族人建立‘救贫义山’于十三都,计四百余亩,子孙世守其业,综理益密,生利笃义无穷。”这是买山地做济贫义田*《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婺源太白潘福宁,“笃孝友,置义田。”*《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义宅,多系宗族富人为贫穷族人居住而设。罗元孙父子建设义屋供给贫穷族人居住的同时,歙县临溪街程闻礼与弟辈捐资建义屋,居族人*《新安名族志》,第58、197、473、511、419、165、187、38、550、309、644、65、187、258、379、117、154、50、576、332、29、90、342、165、106页。。岩镇汪

明清徽州名族对社区的建设及其积极作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