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看待样板戏.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看待样板戏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硕23 贺云天2010035015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产物。一九六六年五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冲涤着一切,扫荡全国,扫荡上层建筑领域,特别是文化革命初期的在全国开展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冲击到文化领域,把过去的文化,文艺统统视为旧的东西而受到批判,在当时所有的电影,图书,文艺演出被停止,京剧同样也在其中,因此文艺革命,京剧革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就产生了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当初并不叫“样板戏”,而是叫现代京剧,或者叫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一词最早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文章中,但当时并没有广为流传。真正叫“样板戏”是在七十年代以后,为了批判江青,批判京剧中的“高,大,全”而形成的三个字,这样在报纸,杂志上,在人们口中便有了“样板戏”三个字,以后便作为经典名词广为流行。可以说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当时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
样板戏和所有现代京剧一样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样板戏的产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的思想,***的文艺革命路线方针,***对文化领域里的指示和批评是决定的,是产生样板戏的根源,是唯一。样板戏产生的历史背景上,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戏改”(戏剧改革)运动(歌剧《白毛女》即为***时期首创)和1942年毛主席在***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性现代戏创作,直至样板戏产生、传播的全过程。
从样板戏的初创时期,到样板戏产生、传播的全过程。十年间江青对于样板戏一直常抓不懈,而且抓得很具体,很到位,很有份量,很有水平,方方面面,
从剧本的创作、导演的确定、演员的选择,音乐唱腔、舞蹈动作,灯光布景到舞台美术设计,服装样式等等,包括《红灯记》中李玉和,李铁梅演员的挑选以及李铁梅衣服上的一块小补丁,《沙家浜》中沙奶奶家门前的柳树,阿庆嫂,胡传奎,刁德一三人的对白台词,《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雪中上山的步伐,马鞭的动作,唱腔高低,事无巨细,不分大小,她都一一过问,认认真真,不容马虎,不许搪塞,一抓到底,直到正式演出。抛开政治上的因素,可以说,江青为创作出成功的样板戏,为样板戏的发展扩大,为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路线,实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京剧革命,文艺革命是她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工作,否则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也没有那么多的样板戏给老百姓看,也不可能流传到现在。
对于样板戏,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青年时代的江青在京剧界并没有真正实现她的梦想,而文革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她所有的艺术幻想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替代性地、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满足。也有人说,对于像样板戏这样的戏剧作品,创作中的政治动机与艺术动机可以截然分开,因为就像许多受到过于强烈的

如何看待样板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