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开篇,是经济上的典型代表,学****好本课,有利于了解这段时期经济发展,可以与前面学到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政治相联系。为下个单元讲述文化部分,提供经济条件,正所谓“经世济民,经国济物”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课体现了近代中国崭新的生产方式在特殊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就发展的历史现状,促进了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二、课程标准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难点: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火柴、铁钉等基本生活生产用品。

教师:同学们听说过老年人把铁钉、火柴、水泥分别叫什么吗?为什么那时的中国人要在这些日用品前加一个“洋”字?这表明了什么?
学生:洋钉、洋火、洋灰等
学生:民族工业的落后。
教师:今天我国的民族工业品牌已走向国际市场。如五粮液、张裕葡萄酒、同仁堂等百年民族企业。
展示:
张裕葡萄酒
五粮液

教师:这又说明了什么?
教师:中国人不甘落后,突破重重障碍,发展了自己的民族工业。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等。正所谓“经世济民,经国济物”,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民族工业之萌芽
教师: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有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的条文。为了在外资输入前抢先一步,张之洞要求张謇招商集股在通州创办纱厂。张謇把筹建的纱厂,取名“大生”。
张謇(jiǎn)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
展示:

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弃官从商。
材料二: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教师:张謇“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学生: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教师:张謇什么时候开始创办企业?为什么要创办企业?
学生:《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教师: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5872037
  • 文件大小1.41 MB
  • 时间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