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知音”与“知音”故事:流变及意蕴.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知音”与“知音”故事:流变及意蕴
“知音”概念与伯牙子期的故事最初是分别产生、独立发展的,二者的结合最迟不过汉代。伯牙子期故事的流变使“知音”一词的内涵经过了几次转移与扩充,使其在精通音律的本义之上同时具有了文学批评、政治知遇、朋友之义等多重引申义,而每一层含义的产生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意蕴。“知音”不只是一个阐释学的概念,它经过了创作发生论与阐释学平衡的话语语境向阐释学语境的发展过程,也经过了从文艺学领域向政治、伦理学领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事件。
关键词:知音阐释知遇认同
“知音”与“知音”故事:流变及意蕴
董娟?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 510632)
【摘要】“知音”概念与伯牙子期的故事最初是分别产生、独立发展的,二者的结合最迟不过汉代。伯牙子期故事的流变使“知音”一词的内涵经过了几次转移与扩充,使其在精通音律的本义之上同时具有了文学批评、政治知遇、朋友之义等多重引申义,而每一层含义的产生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意蕴。“知音”不只是一个阐释学的概念,它经过了创作发生论与阐释学平衡的话语语境向阐释学语境的发展过程,也经过了从文艺学领域向政治、伦理学领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事件。
【关键词】知音阐释知遇认同
词语,当其作为概念被普遍称谓时,其本身所包含的丰富事实经常会被忽视。我们应该把词语当作事件来阅读,分析它的开端、发展以及敞开的结局,惟有如此才能把握词语内涵的动态与动态的内涵。比如,“知音”,该词语在古代典籍中的含义包括精通音律、知遇、友情等,那么这些含义是如何形成的?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文化意蕴?这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知音”语义的发展与“高山流水”知音故事的演变具有密切关系,故而本文将从“知音”故事的分析入手探析“知音”概念的发展。
一、创作发生论与阐释学的统一
传统意义上,多谓“知音”典出《列子·汤问》之伯牙与子期的故事,然而在先秦时期“知音”概念与“高山流水”故事却是分别产生、独立发展的。汉代高诱注《淮南鸿烈》提到“观世无有知音若子期者”,将“知音”一词与伯牙子期联系在一起,这提醒我们,“知音”与“高山流水”故事的合流最迟不过汉代。这种合流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存在内在旨归上的一致性。
“知音”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乐记》: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1](P455)
通过这段文字,“知音”具有了它的最初含义“精通音律”,而这一含义的成立是建立在发生与阐释两方面的基础之上的。音,生于人心,乃艺术发生论;通过审声,可以知音,达以知政,乃阐释论。因此,“知音”是艺术发生与艺术阐释的统一。这一统一过程同样体现在“高山流水”的故事中。
“高山流水”最早记载于《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

“知音”与“知音”故事:流变及意蕴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