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媒介与信息形态——从口语传播时代到纸质传播时代.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媒介与信息形态——从口语传播时代到纸质传播时代-新闻学媒介与信息形态——从口语传播时代到纸质传播时代 李俊忆【摘要】传播媒介普及程度决定着文字形态和语言组织的变化程度,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考察了中国口承社会、雕版印刷新兴时期以及印刷时代的文字和语言,探析了媒介与信息形态变化的关系。关键词 媒介;信息形态;口语传播;纸质传播不同媒介有不同的特质和“语法规则”,这些特质和规则决定着信息呈现的形态,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意指媒介本身的强大影响力。从口语传播时代到纸质传播时代,我国的文字与语言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其实都是建立在媒介变化的基础之上的。一、口承社会下的文字与语言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技术的国家,但是纸的普及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主要原因在于,早期的纸张制作比较昂贵,一般人很难用得起。晚明学者张萱发现宋代的纸张需要循环使用,明代皇家藏书中的宋代印刷品背面写有文字;宋朝甚至依靠出售废纸来筹集宴会经费或增加财政收入。昂贵的价格是“纸”这种媒介难以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原因。在纸张价格的压制下,口语传播成为民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断文识字的能力并不重要,实质上它只是口头语的辅助。文字在大众中运用机会的减少意味着文字很难从最初的繁复形态中脱离并有所改变,尽管中国汉字的演变经历了金文、小篆、草书、隶属、楷书和行书的变化,但其实并没有像西方实现形、音、义的分离。汉字本质上是对口头语言的辅助解释,是将口语意义赋予图形的表现,以最大限度保存口头传统的视觉空间与听觉空间的完整性。而这种“完形”反过来支持了口语传播。麦克卢汉指出:“许多世纪以来对会意文字的使用,并没有威胁中国天衣无缝的家族网络和微妙细腻的部落结构。”[1]在语言上,由于文字为口语服务,为了使知识被有效记忆和储存,中国古人用词讲究简洁洗练,造句讲究韵脚音律。文章的节奏感是知识普及的重要条件。于是,中国的诗歌艺术久负盛名,诗坛杰出人物辈出。但也正是由于文字囿于口语媒介,遣词造句都受到极大限制,在描述具有过程性的推理内容时,很难既兼顾对内容的充分解释又兼顾字句的朗朗上口,特别是在科学知识的描述和哲学思辨的解释上,文字不再能为口语媒介服务。于是,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知识由于普及的困难,成为少数人的垄断。二、古代雕版印刷术下的文字与语言技术的进步往往可以助推历史的发展。中国在8世纪发明了印刷术,然直至16世纪,印本才逐渐在中国社会中崛起。周邵明认为,16世纪印本价格逐渐降低是促使印本崛起的主要原因,而其价格的降低“不是因为印刷过程本身的任何简化而降低,而是因为印刷纸张的价格显著下降。”[2]这就为纸媒的普及奠定了一定基础。文字的形态和运用与媒介技术密切相关,文字一旦服务于纸媒,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就会倾向于简化。实际上,在中国民间,为了书写方便,很早就出现了一些“俗体字”。所谓“俗体字”,是指相较于正字而言,在民间流传使用的简笔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其中就收录了一些俗体字,到了隋唐时期俗体字逐渐增多,且在民间相当普遍,实际上,这些俗体字“是汉字在其使用过程中的产物,与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3],俗体字的出现和增多暗示了文字在生活中被使用的范围开始慢慢扩大。尽管如此,历朝历代的统治当局都排斥简体,只准在民间契约、药房、账簿、唱

媒介与信息形态——从口语传播时代到纸质传播时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