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中国社会利格局的变迁模式.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变迁模式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正在从传统社会主义利益格局转变为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利益格局,中国利益格局变迁的动力、方式和目标等都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形成了系统性的变迁模式:从侧重利益分化到侧重利益整合的利益关系调整;分配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成为调整利益格局的主线;利益格局变迁的动力量围绕着“国家与市场”的分层和合理定位;利益格局变迁的目标寻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结合点。关键词: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利益关系;分配制度中图分类号:C911;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140―04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又一次发生的模式大转换,利益格局变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变迁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社会四个深刻变化之一。改革开放的本质就是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和利益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从传统社会主义利益格局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利益格局,表明我国调整利益关系的动力、目标和运行方式都发生了系统性的变革。利益格局的变迁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在调整利益关系时发生的内在和规律性的变化,研究的对象是利益关系调整的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利益关系变迁的手段、动力机制和目标等内容。一、从侧重利益分化到侧重利益整合的利益关系再调整利益分化就是不同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过渡的状态。利益分化的主要功能有:(1)促进利益主体由简单化向多元化过渡;(2)加快利益主体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化,加大不同利益主体的差异性;(3)促进不同利益主体的竞争性,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后,我国侧重于利益分化的方式来调整利益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建国后政府对利益格局的过度整合,导致利益主体简单化、利益主体收入平均化和同质化,引起社会的经济效率低下和社会发展动力不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益分化的主要方式和特点: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主导型的利益分化模式。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政府是利益分化的启动者和推动者。无论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城市放权让利的全面改革,中国改革的启动和每一步深化,政府都扮演着主导的角色。中国的利益分化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利益分化案例,“社会的一切重大变化都是以党的政策变化为开端的”。二是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侧重于扩大社会资源的总量,而不是侧重在有限的资源内进行再分配。在利益的分化过程中,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可以划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侧重于扩大社会资源的总量,从而提高利益分配的数量和质量;另一种侧重于在有限资源的范围内加强国家对资源的垄断,通过利益的再分配激发社会的动力,实现社会资源数量的扩大再生产。它们的区别是前者是侧重扩大资源的生产,后者是侧重资源的分配。资源的分配是权力运作的结果,它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整合而实现。而资源的生产却需要调动广大生产者、劳动者的积极性,它通过利益分化而实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利益分化无疑属于后者。三是以“让权放利”为主要内容,调整国家与社会、市场的关系,给予利益主体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促进利益主体追求利益张力的释放。我国学术界常常把改革初期城市全面改革的主要内容称为“放权让利”的改革。其本质在于调整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社会资源控制,利益分配机制统得过死,导致社会发展动力不足。“放权让利”

当代中国社会利格局的变迁模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ita29196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