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 第二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一、名词解释 1.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2.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 3. 地震波: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频率较低( 与天然地震的频率相近) 的波,弹性波在岩层中传播的一种通俗说法。地震波由一个震源激发。 4. 地震子波: 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尖脉冲, 这一尖脉冲造成破坏圈、塑性带, 最后使离震源较远的介质产生弹性形变, 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向外传播一定距离后, 波形逐渐稳定, 成为一个具有 2-3 个相位( 极值)、延续时间 60-100 毫秒的地震波, 称为地震子波。地震子波看作组成一道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 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 射线: 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 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观测的一点 P。这是一条假想的路径, 也叫波线。射线总是与波阵面垂直,波动经过每一点都可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 7. 振动图和波剖面: 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也称振动图。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8. 折射波: 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 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 也叫做首波。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 9. 滑行波: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 V2>V1 ,即 sin θ2> sin θ1,θ2>θ1。当θ1 还没到 90 o时,θ2 到达 90 o, 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 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10. 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 11. 地震视速度: 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 夹角θ)时, 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 V ,而是视速度 Va 。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12 波阻抗: 指的是介质( 地层) 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 ρ iVi ,i 为地层), 在声学中称为声阻抗,在地震学中称波阻抗。波的反射和透射与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有关。只有在 Z1 ≠ Z2 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差别越大,反射也越强。 13.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又称压缩波、膨胀波、纵波或 P- 波。 14.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也称剪切波、旋转波、横波或 S- 波,速度小于纵波约 倍。横波分为 SV 和 SH 波两种形式。 15. 体波:波在无穷大均匀介质( 固体) 中传播时有两种类型的波(纵波和横波) ,它们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合称体波。 16 共炮点反射道集: 在同一炮点激发, 不同接收点上接收的反射波记录, 称为共炮点道集。在野外的数据采集原始记录中,常以这种记录形式。可分单边放炮和中间放炮。 17. 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岩体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的波

2 第二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luyuw9
  • 文件大小123 KB
  • 时间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