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机载雷达轨迹.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中国机载雷达轨迹在我国的雷达界,很早就形成了自力更生的传统。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自主研制雷达,当时很多人没见过雷达,更不知道该怎么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目前我国已发展为既是雷达大国, 也是雷达强国。每年例行举办的系列国际雷达会议, 我国是与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并列的 5 个轮流主办国之一。在三坐标雷达、低空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数字阵列雷达、相控阵雷达和精密跟踪雷达等领域都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亲爱的读者, 如果你不太看得上我国的雷达技术水平包括机载雷达技术水平, 我愿做一个国产雷达荣誉的捍卫者,跳出来与你争论一番。先解决有无问题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战斗机机载雷达发展的初期阶段, 由于我国的战斗机是仿制苏联的型号, 所以, 机载雷达也以仿制苏联战斗机机载雷达为主。这一时期, 机载雷达的加装, 主要是满足夜间飞行员目视能力下降情况下的国土防空作战需要。我国随苏联米格-17 和米格-19 战斗机引进的机载雷达 2 系统, 最早都是测距器, 只能测量目标距雷达的距离( 速度也可由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算出) ,不能测量目标的方位和高度, 作用距离不超过两千米。歼5 和歼 6 飞机先是采用装备米格-15 、米格-17 和米格-19 飞机上的СРД-1/1M 及其改进型测距器,自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装备РП-1/5 型及其改进型雷达,对图-4 飞机的作用距离也不超过 10 千米。此时, 雷达技术开始采用圆锥扫描体制和普通脉冲方式。受到雷达系统本身技术性能差和载机空间不足的限制, 我国早期夜间战斗机上使用的机载雷达存在有效作用距离短、抗杂波和干扰能力弱、低空探测效果差、可靠性不高和缺乏配套机载武器的问题, 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军战斗机部队执行国土防空作战的需求。但这一时期, 世界先进国家的雷达水平也不过尔尔。从实际使用来看, 我国装备的苏制机载雷达的夜间战斗机, 在拦截国民党军夜间低空侦察机的作战行动中, 实战效果有限, 在受到敌方飞机施放电子干扰和地面背景杂波影响的情况下, 常常不能正确判定目标。可以说, 此时的机载雷达, 只能说是对目视能力的一定补偿, 暂时解决了我军机载雷达的有无问题。落差渐大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机载雷达技术在这个时期是迅 3 速提高阶段, 单脉冲技术、脉冲压缩技术已经成熟并在机载雷达上使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则开始进入装备的试生产,而相控阵技术也已经起步。由于中苏关系变化, 一时间中国机载雷达科研和生产单位失去了外来的技术支持, 在加上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 机载火控雷达的发展速度变慢。我国的机载雷达技术在艰难中继续前行。 20 世纪 60 年代初, 我国开始研制歼 7 飞机。最早的机型歼7I 采用苏联СРД-5A/5M K 型雷达测距器的国产型 CL-2 , 作用距离有 3 千米和 8 千米两档;歼7 系列的最早出口型歼 7A 和此后的国内型号歼 7II 则都采用国产的 222 型测距器。 1966 年3 月,为满足强 5 攻击机的使用需要,我国在对国外样机进行测绘和研制工作的基础上, 1970 年夏试制完成两部样机, 1976 年完成各项空中试验并转入小批生产,陆续装备强 5 飞机, 雷达型号为 317 。 1974 至 1976 年,将 317 雷达小型化并研制出两部样机, 命名为 317 甲型。 1979 年完成空中试验, 但未定型生产。 317 型雷达长期装备强 5 飞机, 为我国近海对海对面防卫发挥了突出作用。它采用单脉冲体制, 具有空空上视搜索与跟踪功能, 不具备下视能力; 但具备地形测绘、等高面测绘、地形回避和空地测距等多种功能。几乎与此同时,我国开始研发歼 8 战机,这是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战斗机研制项目中最重要的型号。为了提高歼 8 战斗机的战术性能和全天候作战能力, 国内也开始研 4 制与之配套的机载雷达系统,即 204 单脉冲火控雷达。该火控雷达项目在落实了研制所需要的 142 项试制任务后, 一年内就完成了原理样机。但是, 由于雷达系统设计不完善以及材料、元件上所存在的缺陷, 使该系统的试验工作困难重重。尽管雷达样机在 1971 年就已开始装机试用,但却长期无法达到实用水平。最终由于雷达系统研制进度的拖延, 直接影响到歼 8 战斗机的整体进度, 使得歼 8 在缺乏全天候火控雷达系统的情况下, 只能被迫安装雷达测距仪, 按照白天型战斗机的标准定了型。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歼8 才重新按照 1964 年提出的原设计要求, 研制完成了单脉冲体制的火控雷达,并完成定型。此时,已过去了 20 年。因为雷达系统和机体的研制全面落后于原计划的时间要求, 所以致使歼 8 和歼 8I 战斗机并没有向研制项目开始时计划的那样成为中国战斗机换代机型,

中国机载雷达轨迹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5
  • 文件大小84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