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立报》对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建言和监督.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立报》对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建言和监督.doc《民立报》对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建言和监督
【内容提要】《民立报》以大众媒体的形象充分发挥了党报宣传与监督的作用,它不仅获得了公众青睐,而且对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产生了实际影响。该报的系列建言和切实监督正是特殊媒体的价值体现,从而为党报的正确定位与功能发挥做出了诠释和示范。
【摘要题】近代报刊与中国社会
【关键词】民立报/南京临时政府/建言/监督
【正文】
媒体的价值体现于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取决于媒体本身的职责履行。《民立报》对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贡献,便反映了媒体的职责履行,体现了报纸的价值所在。
武昌起义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民立报》在着力报道各地起义和竭力宣传革命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统一政权建设问题。据统计,自1911年11月9日至1912年1月1日,短短48天,《民立报》发表关于组建统一政权的文章30篇,平均3天2篇。其中讨论人选问题2篇,讨论政权模式5篇,综论或兼论政权建设的社论8篇,占同时期社论总数45%。这些文章中的许多建议在随后政治实践中被采纳,许多观点对南京临时政府的酝酿与组建产生了影响。
一个世纪来,南京临时政府及《民立报》均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为前者标志着创举,后者也功勋卓着,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以往它们似乎无甚关联,上述现象也一直远离我们的视野****惯以为,当时的政治走势和政权建设完全由代表不同政治派别的少数精英所取决,舆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如今,《民立报》有关言论与南京临时政府组建实践俱已成为有案可稽的历史事实,由是媒体舆论与政府组建从未有过的这般契合便引起笔者的注意。《民立报》与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究竟有何关系,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政权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其具体贡献何在?为什么会有如此影响?应该怎样看待它与同盟会的关系?这些历史的问题往往具有现实启迪。问题的讨论无疑有助于对特殊媒体价值实现的思考与认识,这便是其中主要的意义。
一、特殊媒体
《民立报》为特殊媒体,既具党性,又是报纸,有着双重身份,演绎既同又不同的角色。作为党报,它是同盟会的舆论工具。作为报纸,它是一个必须赢得市场的媒体。
1910年10月11日创刊于上海的《民立报》,属政论为主的综合性报纸,由于右任主办,馆址在法租界四马路(今福州路)望平街160号,主要撰稿人有宋教仁、吕志伊、范鸿仙、徐血儿、叶楚伧、邵力子、马君武、章士钊等,办报经费除了卖报所得,还得到革命资本家沈缦云的资助。辛亥革命前后,《民立报》于全国影响最大。尤其武昌起义后,因持续报道革命消息,信息多,评论快,并不断构图未来,提供方略,符合与满足社会求变心理,所以销量大增,日销2万多份,受到本埠与外地众多读者的欢迎[1](P203)。当时沪上老牌《申报》、《新闻报》,每份只售3个铜元,而《民立报》由原售价大洋2分6厘,自1911年10月17日起涨至3分8厘,结果仍被争购一空。[2](P103)1913年
“二次革命”发生后,因鼓动反袁,报纸发行不得出租界,销量仅千份左右,9月4日,终因经费支绌而停刊。
***、舆论监督,一贯为该报的宗旨。发刊词中就已表示:“是以有独立之民族,始有独立之国家。有独立之国家,始能发生独立之言论。再推而言之,有独立之言论,始产独立之民族,有独立之民族,始能卫其独立之国家。言论也,民族也,国家也,相依为命,此伤则彼亏,彼倾则此不能独立

《民立报》对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建言和监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