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报告.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报告 】是由【国霞穿越】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示范专业验收材料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报告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二OO九年四月
2
大类通识、工学结合、按岗产学、多证促能”打造机电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我院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0年申请备案,2001年开始招生,2003年7月毕业第一批学生。几年来学院高度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工作,在师资、实验实训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和重点投资,并在大类招生、课程综合化及产学结合方面大胆创新,“双证书”推行效果好,形成了“大类通识、工学结合、按岗产学、多证促能”的特色模式,为培养优秀机电一体化人才创造了条件。
一、“大类通识”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才培养和就业方向准确提供了空间
我院自2004年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其优点是:
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专业志愿选择的盲目性。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事实上很多考生并不准确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所以在具体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那么实行大类招生就可以避免这种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和生活,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学生的利益。
2、按大类招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按照专业招生,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般只能填报六个专业志愿,限制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比如有的学生既对材料学科感兴趣,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感兴趣,还对管理类专业感兴趣。由于填报专业数量的限制,考生不得不舍弃自己热爱的一些专业。而实行按大类招生,一个大类包含过去几个专业,如果学生可以填报六个大类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学生填报了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3、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由于学生入学时不事先确定学****的具体专业,而是在入学后经过基础知识共同学****和大类基本技能训练后,在大学二年级始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对专业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所以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4、学生基础扎实,有利于培养“通才”。实行按大类招生后,由于学生在入学后要经过一年经过基础知识共同学****和大类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公共
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专业后,也会促进学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所以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3
5、一年级成绩作为学生专业选择的激励措施。一年级的学****成绩作为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本人兴趣爱好选择两个志愿。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本校教学资源调控学生专业,其中调控的指标就是一年级的成绩。如此对鼓励学生积极上进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根据我院一年级不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改革的实践,本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四级学****领域(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即建立文理通识教学平台(如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技能教学平台(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金工实****电工电子实训、制图测绘等)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平台(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维修维护)和专业分支“选修课程”平台。对每个教学平台,适当规划了课程群和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使课程群之间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当技术发展使某一课程群需要调整内容时,不影响其它模块。模块化的课程群规划使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一一对应的教学保证,使负责具体模块的教师有了明确的责任和目标要求。
二、通过课程“工学结合”是构建合理高效高职教学体系的根本措施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在对专业的任职岗位群作职业能力分析并进而确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将四级学****领域(课程)教学平台中的每个教学平台,适当规划了课程群和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使课程群之间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当技术发展使某一课程群需要调整内容时,不影响其它模块。模块化的课程群规划使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一一对应的教学保证,使负责具体模块的教师有了明确的责任和目标要求。课程综合化是“企业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主要措施。
课程综合化将多科理论有机结合、以工作岗位需求,将理论与应用方法密切联系。课程综合化是构建合理高效高职教学体系的根本措施。对于专业课中的“按群相关”的课程适当综合化是机电专业课程综合化的切入点。课程综合化整合的基本原则是:以专业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主线,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课程综合化,就是强调各个学科(专业)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综合化课程主要有三门,分别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维修维护》两门主干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4
1、机械操作、维修及技改岗位群整合--《机械设计基础》将原大专的《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中力学基本理论、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有机融合为基于机械设计、维修和操作等典型项目为导向的《机械设计基础》。在该课程教学体系方面融合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贯彻高职理论教学“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将力学基本理论分解到机构、机械传动和机械零件的相关章节,做到了真正意义的融合,而不是一般的“混合”。在教材建设方面,积极编写适于融合体系的自编教材。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除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外,科学运用多媒体CAI课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作用。与其配套的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将工学结合推向高级阶段。
2、机械制造岗位群整合--《机械制造基础》
将原《金属工艺学》、《公差与技术测量》整合为《机械制造基础》,并且与金工实****环节密切配合,高度重视实际操作技能,自编实训教材《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实训指导》、《机械制造技术实践》、《金工实****报告》等体现了我院《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整合取得成功。
3、现代控制岗位群整合--《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由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由感性到理性、由易到难的学****规律和就业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照由感知环节到控制环节;由简单控制系统到复杂控制系统;由单一控制环节到综合控制环节的设计思路,精心选取任务载体,充分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按照“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和开发了3个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的学****情景、27个工作任务、26个实训项目工单。
每个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按照教师给定任务(学生接受任务)f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的性质和目的,学生查阅学****指南和教学参考资料、拟订实施方案并讨论可行性)一媒体播放、实物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技能训练(学生按照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要求有具体的内容、方法、步骤、体会、总结)一知识链接(必需够用的知识)一检査评估的过程进行。教学场所从教室搬到了实训室(车间)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运用“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等方式,实现了“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使知识的学****和技能的训练与职业岗位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结合。将原将《检测与转换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三类与工业控制
5
相关的内容整合为一门基于自动化控制方法为特征的综合课程-《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设置三个单元的集中实践周(PLC实****单片机实****PLC及传感器课程设计),分阶段与课程教学呼应,与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核配合,以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成效明显,深受学生欢迎。
4、数控加工岗位工作过程化-《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方向,设立了四个项目,每个项目中
又按着连续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设置了若干个任务,明确了每个任务的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虚(仿真操作)、实
(实际操作)结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施效果良好。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加工中心加工、特种加工等四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又按着连续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设置了若干个任务,课程累计18个工作任务,将工艺制定、数值计算、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操作等通过任务载体进行整合。
本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灵活运用引导、讨论、互动、比较、反向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教学实施采用虚(仿真操作)实(实际操作)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强了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数控加工中心与沧州朝阳热处理厂合作,进行钻杆接头、套筒、法兰等零件的数控加工,加工内容涉及外圆车削、内孔车削、圆弧车削、螺纹车削、数控钻孔等工序,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5、数控维修岗位工作过程化-《数控设备维修维护》以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融“教学做”一体化,具有完善实****教学文件资料。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工程环境创造,教学组织反映企业工作过程,形成企业文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数控机床是集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新的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以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目标,把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学****内容分成若干学****情境,每个学****情境又包含若干任务单元。以新的课程标准为宗旨培养能安装、调试、维护机床和排除常见故障能力的银领人才。
5
教改后的《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做到了“三个一致”,即:学****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征。
三、“按岗产学”,是适应就业导向需求的基本策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几年来我院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立足沧州、依托冀京津、辐射周边地区,找准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我们主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计划中明确两个产学研结合工作学期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高效途径。我们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了两个阶段的产学研结合工作学期,分别是三年级前夕的暑假6周和毕业前整个学期。第一个产学研工作学期是在专业课程前夕或中间,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体会专业,为专业学****和训练奠定思想基础和意识准备。毕业前产学工作学期是已经完成校内理论学****和校内实践环节的基础上的综合性实际训练。通过该环节,全面锻炼学生生产实践能力。近二年来,机电系重视产学研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在影响产学研结合实施效果的关键点和完善产学研结合实施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机电系副主任耿玉香教授的论文《高职产学研效果影响的关键点研究》发表在《职业技术》2006年-10期上。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学生工作岗位安排办法是以学生自选单位(岗位)为主(
7
95%左右),学院安排为辅,但要求岗位与所学基本相符。产学指导工作,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但学院必须做到不失控,主要措施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辅导,并且学院与企业密切配合,加强联系,控制学生产学效果。
2、金工实****采取学院机械厂与沧州市运东英超机械制造厂合作,数控车间与运西朝阳热处理部合作,实战训练。多年的合作,学生机械加工的实际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3、依托当地模具生产基地-黄骅模具城和泊头模具强镇的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几年来机电系师生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学生实****技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有意探索。使师生及时了解模具工业动态和现代加工技术。同时我院教师为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郑春禄教授等撰写的论文《CAM软件中数控铣削***选择和铣削参数设置》在《制造业自动化》(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6-7期发表、《乡镇机械制造产业群信息化的推进方案》在《上海信息化》2006-6期发表、《乡镇机械制造产业群信息化迫在眉睫》在《中国信息化》2006-3(下)期发表。耿玉香副教授撰写论文《乡镇机械业群“反求工程”应用》在《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1发表、《机械维修中“反求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在《湖南农机》2007-3月发表。
4、毕业实践课题实战训练
近二年来,机电系毕业设计密切结合生产实际或产学岗位实战,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提高。其中张云同学的设计成果得到实际产品的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
四、“多证促能”,是机电一体化学生掌握多技能、高技能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4年开始,对中专学生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并建立了技能鉴定站。多年来双证书推进效果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包含知识内容广泛,涉及能力(技能)全面。从机械方面、电路方面、一直到控制方面学生都要有所掌握。
因此,职业资格证有多种选择,机械方面:车工、钳工、制图员、数控车、数
控铣等;电路方面:电工;控制方面: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选择,鼓励选择多项;除职业资格证外,还鼓励学生获取计算机证和英语证以及其它证书。对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机电技术创新创意大赛便是最典型的形式。
7
1、职业资格证书
2006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通过率92%,双工种人数:4人。2007届通过率100%,三工种人数:12人,双工种人数:22人。2008届通过率100%,三工种人数:20人,双工种人数:37人。机电专业开考工种为:中级(高级)钳工、中级(高级)车工、中级(高级)电焊工、中级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中级(高级)制图员、中级(高级)电工等。一般要求自选一种,多考鼓励。每学期组织一次考核。还有部分学生取得汽车驾驶等技术等级证书。
2、计算机应用、英语应用能力近三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实用英语能力考试和计算机一级通过率在省内较高,或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竞赛活动、社会实践、就业竞争等多种证据说明多数学生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我校一直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并有严格要求,2006/2007/2008英语AB级通过率为92%/85%/99%。计算机应用能力(NIT)2006/2007/2008通过率为95%(三模块人数:7人双模块人数:7人,56人次)/87%(双模块人数:14人,87人次)/99%。
3、职业关键能力通过学生的多方面活动,考察学生的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评价结果良好。
4、机电技术创新创意大赛
我院每学期举办一次机电技术创新创意大赛,每年上半年举办数控技能大赛、下半年举办制图员大赛,为培养学生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并获学校奖励,机电专业学生成绩优异(见各次大赛成绩公告)。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达到就业岗位群的要求。本专业建有完善的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报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国霞穿越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