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思辨与逻辑之间.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思辨与逻辑之间
[摘要]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并不只是表现为“三段式”这种单一模式。如果把辩证的否定理解为发展的环节并予以符号化,则辩证否定的过程就表现为一个发展的链条。借助于符号的运演,发展的链条就能展开“自己构成自己”的运动而走向多元化并形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三段式”只是其中一种典型表达式而不是唯一的表达式。辩证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三段式”为标准模式的复杂性过程,其中包含了无数种变易的可能性。
[关键词]辩证法三段式否定环节链条
〔中图分类号〕B024;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5-0031-06

自从数理逻辑诞生以来,辩证法除了以思辨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以外,似乎又多了一副面孔――逻辑的面孔。逻辑学者被数理逻辑的严格性和精确性所吸引,尝试着把这种方法引入辩证思维,企图建立辩证逻辑的公理系统。这自然受到了众多哲学家的反对。在哲学家看来,辩证法作为一种反思的哲学学说,它的形式只能是思辨的,任何别的形式都不可能把握辩证法的精神实质,那种把辩证法形式化和公理化的做法,无异于是在把辩证法公式化和教条化,是根本偏离辩证法轨道的。逻辑学者的争辩是:辩证法中不可形式化的只是它的思辨成分,而它的逻辑成分则是可以形式化的。就是说,
“辩证法中可形式化部分和不可形式化部分,分别对应其逻辑成分和思辨成分。”[1] (P24) 这一颇具“次协调”性质的结论显然是可以成立的。因此,思辨与逻辑可以看成是辩证法形式的两个极端。毫无疑问,无论哪一个极端都会具有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对于思辨的辩证法来说,它固然有利于把握辩证法的实质和精髓,但它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不便于复归到现象界;对于公理化的辩证法来说,它具有了可操作性,但它过于复杂,不便于把握辩证法的实质。更为重要的是,这两种极端形式的辩证法都缺乏系统的视域,很难与现代系统论发生“视域融合”。思辨与逻辑之间的这种两极对立所形成的矛盾,迫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辩证法还有没有“中间形式”?能不能找到一种形式,使得它既是辩证法又是系统论?本文正是在对这一问题给予肯定回答的基础上的具体展开,它的致思取向就是在思辨与逻辑之间寻找辩证法的“中间地带”,并使得辩证法与系统论在这里达到“视域融合”。

一、不带否定词的否定

对辩证法的考察离不开否定这一概念。无论在黑格尔那里还是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辩证法都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2] (P163) 因此,否定这一概念在辩证法理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哲学家从思辨的角度给出了这一概念的说明之后,逻辑学家也力图从形式句法上来刻画这一概念。然而,逻辑学家在这里遇到了麻烦。因为,辩证的否定作为一种自否定,也就是矛盾。而矛盾恰恰是经典逻辑所禁止的东西。经典逻辑的矛盾律作为逻辑的基本规律,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
“金科玉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辩证的否定要求人们承认“运动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这一个地方”这样的矛盾命题。这一命题提炼成逻辑形式就是“A并且非A”,用形式语言表示就是“A∧?劭A”。这正是经典逻辑中的永假式或矛盾式。面对这样的“二律背反”,逻辑学家使用了各种手段,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离最终解决这一问题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逻辑学家的解决方案中,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所有的办法都是从构造否定词着手的。这就意味着,逻辑学家都是走在纯逻辑这条路上,与哲学上的纯思辨刚好形成对极。于是我们就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不用经典逻辑的否定词来刻画辩证的否定呢?如果能行的话,与此相关的矛盾不就自行消解了吗?显然,从经典逻辑的角度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否定词在经典逻辑那里是唯一一个不能缺少的逻辑算子,没有了否定词也就没有了逻辑。然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并非不可能。如果我们不从纯思辨与纯逻辑的角度来选择切入点,不把抽象度提高到纯思辨与纯逻辑的高度,而是局限在这两者之间,采用一种二者兼而有之的角度来刻画辩证法,我们就能避开那个否定词。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否定,否定就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与不安”,它也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既然是一个环节,它就具有了某种实体性,于是我们就不必用“?劭A”这种抽象的逻辑符号来表示A的否定,而直接用B这个惯用的日常符号来
“描述”A的否定。显然,这一符号表达式的变更预示着一种方法论上的转变。它明显地使我们脱离了纯思辨与纯逻辑的轨道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视域。在这个视域中,思辨的成分与逻辑的成分“既有所克服又有所保留”。因此,它可以看作是二者之间的那个“中间地带”。
很明显,以B而不以?劭A来表示A的否定,实际上是把否定理解为否定的“结果”而不是否定本身。因为?劭A作为A的否定

在思辨与逻辑之间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7-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