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感悟词人表达的哲理和情感,学****鉴赏词的技巧。,感受宋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诗词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感悟词人表达的哲理和情感,学****鉴赏词的技巧。:感受宋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诗词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四首词的作者及其赏析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第13课我们学****了五首唐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宋词,一起来感受飞扬着轻灵,氤氲着温柔的宋词之美。板书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出示课件1)二、学****宋词浣溪沙(一)自主学****知识备查教师:布置预****这首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词的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3)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谥号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今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二)新词学****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听读这首词,注意停顿、语调,然后疏通本词,注意画线词的意思。预设:(出示课件4)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语解释:【落】凋落。【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首词大声朗诵一下,然后疏这首词的意思。(学生朗读词句,出示翻译词句。)预设:(出示课件5)【译文】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返回。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小路上走来走去。(三)赏析词句,精读细研(学生默读词句,分析赏析词句。)预设:(出示课件6)首句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娴雅,欲抑先扬,构思独特。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些许淡淡的哀愁。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似曾相识燕归来”看似可聊以***,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找逝去的年华。采桑子(一)自主学****知识备查(三)赏析词句,精读细研(学生默读词句,分析赏析词句。)预设:(出示课件11、12)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再贴切不过。“不觉船移”四字,更是语妙天下。联系上阕的“笙歌处处随”,可知船是不断前移的,可词人偏偏说“不觉船移”,这就有力地显示了水面的宁静。但船移毕竟不可能绝不触动水波,所以下文就写到“微动涟漪”,由此可见,词人的观察力和艺术构思,可谓细入毫芒。最后,“惊起沙禽掠岸飞”这一动态,划破了境界的宁静,使整幅画面都跳动起来。相见欢(一)自主学****知识备查教师:布置预****这首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词的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14)朱敦儒(1081—1159),宋代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词语言清畅俚俗,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激之作。有《岩壑老人诗文集》,已佚。今存词集《樵歌》。(二)新词学****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听读这首词,注意停顿、语调,然后疏通本词,注意画线词语的意思。预设:(出示课件15)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词语解释:【金陵】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收】收复国土。【倩】请人代自己做。【扬州】今属江苏。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首词大声朗诵一下,然后疏通意思。(学生朗读词句,出示翻译词句。)预设:(出示课件16)【译文】登上南京城的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长江在夕阳下向东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官员们纷纷南逃,什么时候能收复国土?请西风把我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三)赏析词句,精读细研(学生默读词句,分析赏析词句。)预设:(出示课件17、18)这首词上阕写景,着意在借景抒情。开头两句写词人登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第二句“倚清秋”,谓在秋色中倚西楼而眺望,“清秋”二字点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暗示了山河残破,满是萧条气象。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用落日和逝水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下阕抒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以及他渴望收复中原的心事。本词中的“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是说他们在北宋灭亡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懑和斥责。最后一个长句,紧接上文词意而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如梦令(一)知识备查,自主学****教师:布置预****这首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这首词的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20)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二)新词学****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听读这首词,注意停顿、语调,然后疏通本词,注意画线词语的意思。预设:(出示课件21)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语解释:【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溪边的亭子。【日暮】黄昏时候。【沉醉】大醉。【兴尽】尽了兴致。【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指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惊】惊动。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首词大声朗诵一下,然后疏通意思。(学生朗读词句,出示翻译词句。)预设:(出示课件22)【译文】经常记起出游溪亭,一玩儿就玩儿到日暮时分的经历,我深深地沉醉在溪亭边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儿到兴尽才荡舟返回,却迷路进入了荷花的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结果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三)赏析词句,精读细研(学生默读词句,分析赏析词句。)预设:(出示课件23、24)“常记”明确点明本词记述的是往事,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词人宴饮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本词起笔平淡,却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中。“沉醉”二字透露出了词人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委婉地写出了词人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下来的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从而“误入藕花深处”。“误入藕花深处”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词人的忘情心态。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于“争渡”由,所以才“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附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诵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鉴赏诗词时,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情。然后通过分析关键语句,品析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词作的寓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545 K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