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但是鉴于我们在几十年对中医理论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尤其是我们要每天面对既有现代科学知识、又要学****西医知识、还要学****中医学知识的学生们的不断设问,我们不得不面对中西医学差异这样一个既深刻而又沉重的话题。这就是我们对这一话题引起关注并予以浅尝辄止的背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手段。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在其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都未能离开这一重要手段。《内经》运用解剖学知识构建其医学理论是不争的事实。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医疗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动物的宰杀剖解、庆典祭祀、战争的杀戮、囚徒的行刑等实践活动,对人体的大体剖解、内脏的部位以及大体形态结构、脏器间的解剖关系等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内经》所奠定的中医理论中有关“人的形体结构、内脏部位、内脏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脏部分功能等,多是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揭示的。如果《内经》没有对人身的大体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如果在对人体大体结构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要形成以医学知识为主体的中医学知识体系,那简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1]。解剖学在西医学知识体系建立中的地位是人所共知、勿容多言的。虽然中西医学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有解剖学知识的参与,但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以解剖为基础的,在“形态决定功能”观念的指导下,西医学所有相关的知识,无不以解剖学为基础,并贯穿于该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的始终,如果解剖学知识发生了动摇,西医学知识体系这座大厦就会崩解。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将西医学称之为“形态医学”。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解剖学知识仅仅是其形成和发生的条件(或因素)之一,一旦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完成以后,其解剖学知识的成分和作用就退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中医学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就不单纯是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或多个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的综合概念[2]。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将中医学称之为“状态(即‘象’)医学”。,哲学仅仅作为指导思想,指引着医学科学家沿着正确的轨道,完成其科学研究,构建其相关理论。哲学的概念及原理决不直接参与西医学理论的构建,更不会将相关的哲学概念及其理论作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则不然,不但将中国古代的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知识作为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而且这些哲学概念及原理直接参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并用于解释各种生命现象,这些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渗透于中医学的所有领域和各个知识层面,使哲学理论与相关的中医学知识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3]。正因为如此,就使得中医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不像西医学中概念那样,其内涵具有单一性(所有自然科学的概念特征),反而表现出了多重性特征。例如“气”概念就具有四重特性:一是指人们常识中的“气”概念,指极细小的物质微粒。如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等。二是指哲学概念中的“气”概念,此“气”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本原,相当于现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三是自然科学的中医学特有概念,认为“气是构***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4]。这一气概念内涵的表述,仍未脱离“物质”这一哲学特征的烙印。古人已经发现仅用这一“气”(《灵枢?决气》)概念无法表达诸多的医学知识,于是又派生出了如营气、卫气等诸多的以“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相关概念。四是指人们可感知的状态及其效应,如药物的“四气”、诊法中的“神气”、“气色”等。像这样概念有多重特征的情况在中医学的理论中随处可见,而在西医学理论中则绝无仅有。,由于其理论的发生是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石和理论发生的起点,因而以“形态决定功能”为基本思维方式,由此搭建起了表述严谨的医学知识体系。而中医学在其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在“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司外揣内”、“以象测脏”,以及“取象类比”等传统思维方式之下,形成了以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藏象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特点的知识体系。如果说西医学运用的是严密的“线性”逻辑思维,那么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的(非线性)、传统的系统思维。正因如此,西医学相关概念的发生属于完全的彻底的抽象,其内涵是明晰的。而中医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发生则是不完全、不彻底的抽象,因而中医学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界限常常具有模糊不清、缺乏精确性的特征。例如“精”和“气”概念的抽象,二者都概括为构***的形体,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显然在概念的定义上就无法对“精”和“气”进行区分,但精和气在生成、分类的相关理论,以及临床辨证应用时,二者又时有区别。(即临床调查),但更多的是采用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在动物身上模拟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微观研究,然后将实验模拟研究的结果在人体予以重现。其优势是条件可以控制,方法及模型可以复制和重现,实验结果可以做到精确量化。但是实验室的任何一个生理或病理动物模型与临床实际病人之间毕竟有相当大的差距,即或可以重复千遍,毕竟是动物模型而不是人体。由于具有不同的年龄、体质、性别、精神状态、生活****惯及环境,所以临床上找不出两个各种病理反应、病理表现、治疗药物效应都完全相同的病人。中医学正是基于这一种现象和思维方法,才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观点,形成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实验室方法,而且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但两者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特征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西医学理论的开放性特征而言,一方面使其理论的发生以解剖学为基石并贯穿其各个层面的始终,人体内脏及细微的结构都是完***露的、可以直视的;另一方面,在其理论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如x光、核磁共振、化学等,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接纳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但西医也有封闭性一面,如对中医学的相关知识的吸纳接受就是如此。就中医学而言,由于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其体系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此封闭性特征也应从两方面看待:一是其理论架构基本完成后,解剖学方法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研究中就显得苍白无力,然后以临床实践中对人体生理、病理、治疗效应的观察,以精气—阴阳—五行哲学观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中国人最擅长的思辨能力,解释生命现象。正因为如此,自《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基本完成了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之后,历代医家对其发展却进展不大,这也是中医理论发展较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鉴于中医理论的上述特征,所以现代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成就,很难渗入中医理论体系之中。中医学的封闭性特征也是相对的,如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对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哲学等知识的吸纳就体现出其理论的开放性,但遗撼的是开放的幅度较小,进程很慢。,因而两者的评价体系也应当是绝对不相同的。西医学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科研设计、科研成果时,是以形态(组织切片)、物质结构(器官的、细胞的、分的、基因的子),以及相关的理论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而中医学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则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是以病人的反应状态(即“象”)为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是中医几千年来经历亿万人次的、反复的切身体验所获得的最为珍贵的智慧结晶。但是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近20多年以来,中医学科研课题的立项、课题结题的评审,成果的鉴定及评奖,完全是用西医学的评价体系进行评议。这就必然导致了以下结果:一是中医的科研项目极少竞争到国家级的大项目,很难获得高额资金的资助;二是在国家级五大奖项中绝少见到中医学的面孔。这里不但一有个认识问题,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决策人物忽视了中西医学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两个医学知识体系。因此,决不能用西医学知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中医学,这就如同用美国的人权标准来评价中国人的人权一样糊涂。,借用现代的实验研究方法虽不失为研究中医理论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在重视中医理论前提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设计;如何将实验的各项数据和检测结果,实事求是地、客观准确地解释和评价实验所验证的相关中医理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此处仅以两个实例说明上述观点。例一,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课题、省级自然基础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其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医杂志》2006年第一期,课题是通过左归丸干预动物骨髓干细胞,达到使切除部分肝脏的肝细胞再生的实验研究,最后得出了揭示“肝肾同源”理论的科学内涵,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肾生骨髓,骨髓生肝”的结论是正确。《内经》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毋庸置疑,问题是这个实验本身仅仅通过左归丸对骨髓干细胞的干预,观察实验动物模型被切除的肝细胞的再生情况,就得出了如此结论,其设计是有缺陷的。一是此实验没有观察左归丸对肾脏细胞(西医的解剖概念)的影响;二是没有观察左归丸对肾脏细胞→骨髓干细胞的干预;三是没有研究左归丸对肾脏细胞→骨髓干细胞→肝细胞的影响;四是没有观察左归丸对肾脏细胞→骨髓干细胞的干预→对心、肺、脾、胃、大小肠、脑等脏器细胞的影响,也就是说没有设立相关实验的对照组。在上述这些关键性实验未完成的情形下就得出“肾生骨髓,骨髓生肝”是正确的,并进一步推论此是“肝肾同源”理论科学内涵的结论,很显然有失偏颇。因为解剖学中的肝脏和细胞学中的骨髓干细胞决不完全等同于藏象理论中的肝和骨髓。该研究的结果仅能说明左归丸可以改善模型动物的肝细胞再生,但是无法∕并且也不可能完全揭示“肝肾同源”的科学内涵,因为在“肝肾同源”理论背景下发生的“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所致的肝阳上亢证,进而发展为肝风内动证的机理,这决不可能用干预骨髓干细胞改善肝细胞再生的结论去解释。既然如此,揭示了“肝肾同源”科学内涵又是从何说起呢?例二,“肺合大肠”理论的研究。在天津有关“肺与大肠相合”实验模型的基础上,也有人循此思路,通过药物中毒引起大鼠结肠炎的模型,观察模型大鼠肺脏相关免疫物质的变化,以期从免疫学角度进一步证实“肺合大肠”理论的正确性,但是实验的结果却是阴性的。课题组在排除了实验技术操作可能造成失误的原因之后,认为之所以会有如此结果,是因为用西医学实验室方法来研究中医理论(尤其是基础性的理论)的思路存在问题。“肺合大肠”理论的构建是在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其中有解剖学因素、经脉的络属、生理机能的相互配合、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等,更重要是受阴阳、五行、气化等哲学背景的影响。该课题仅以这五者中的一、两个因素为出发点进行造模,即或取得阳性结果,也必然和出现阴性结果一样,对揭示“肺合大肠”理论的机理徒劳无益。同样也陷入了用西医学的实验研究思路来研究中医学的相关理论、用西医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中医相关知识的误区之中。仅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中医学和西医学在历经近百年“零距离”的相互碰之后撞,仍然是难以通约,至于将两者的理论进行结合,更是步履艰难。而且目前大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结果,中医用不上,西医看不上。何以致此?其中的原因恐怕是两者相互间都存在着某种“文化缺失”,而因这种“文化缺失”造成了“文化鸿沟”。,中医学的精华、中医学的出路、中医学的立命之本就在于“临床实践”。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行为。实践不但是中医理论发生的起点,贯穿于该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指归。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研究中医学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必须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学的相关理论,也不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而失去应有的价值。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一部《内经》,其理论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实践气息,完全有理由认为,《内经》是当时的编撰者为了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而用心血完成的一部鸿篇巨制,所以,以此为源头发展起来的中医学理论,在其研究和发展进程之中,绝不可以脱离这一轨迹,中医理论的发展也必须以临床实践为其源头活水。例如《内经》在古人长期生活体验和临床实践研究中发现,脾胃消化功能是人体生命的重要指征之一,于是就形成了“胃者,五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脏论》),“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平人气象论》)的胃气概念及其相关理论。那么什么是胃气呢?什么是评价胃气的指标体系?经过《内经》以降历代中医界大量的实践研究,认为胃气的本质内涵是指维持脾胃进行正常消化活动的精微物质及其相应的机能活动。“胃气”的变化可以从食欲食量变化、面色变化、舌象特征,以及脉象特征等方面予以评价,临床医生也就是凭借着胃气在这些方面的实践观察指导临证用药。象胃气这样的重要概念及其理论很难运用实验室的方法予以解决,也很难用西医学的评价体系予以评判,只有如《内经》所示范的那样,运用临床实践的手段和方法才能解决。综上所见,中西医学存在着解剖学知识、哲学方法、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及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因而中医学的研究及其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概念的规范化、概念内涵的严格界定、相关概念及理论逻辑关系的严谨性,以及用创新性思维吸纳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5]等等,不能脱离中医学固有规律而完全照搬西医的研究、发展思路及方法,中医学的发展应当走自己实践研究之路。

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352 K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