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具运用:正方体木块若干。教学过程:一、复****导入:..?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二、。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本上完成。(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四、,你有什么收获?,要注意哪些问题?五、课后作业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练****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包装的学问》。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材把《数学与购物》这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六单元后,主要意图是通过这样一系列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主要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两部分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分别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中的最优策略以及多个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本课教学内容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最后一个内容。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本课学****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出单一物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能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组合成新的正方体。初步接触了由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发生的变化。在第二单元探索活动《露在外面的面》中,又训练了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计算露在外面的面面积的能力。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能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起来的部分就是求物体的表面积。3、学生学****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学****方式的研究。学生在探究由四个或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对于方案的多样化与策略的最优化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由4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的六种拼摆方案,但思维可能会无序,对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也存在困难。因此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可以说是本课的较佳路径,让同伴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教学重点: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学难点: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看视频,谈感受。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2、发现次品。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1、出示例题。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2、天平的原理。:..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1、研究2瓶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2、讨论3瓶的问题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3、研究4—8瓶的问题:..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1)师引导学生:,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3)师:,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5、研究9瓶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直接说出次数,小组验证。活动4【练****拓展提高,优化方案1、运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2、举一反三: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导学案上完成。3、发散思维: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4【教学目标】、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复****导入】:..,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1533452460986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先找出10个3的倍数。3×1=33×2=63×3=93×4=123×5=153×6=183×7=213×8=243×9=273×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2115→5118→8124→422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5421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3402500312722967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1435451003328767488:..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三的第4、6、7、8、9、10、11题。【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后作业】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练****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效果更明显。,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生汇报)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生:。师:?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小数王国”,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内容。⊙自主探索,。:..(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1÷20=,,。方法二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因为,。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练****并思考转化方法。(2)小组内交流方法。(3)班内反馈。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练****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分数的数感培养,::一,铺垫复****导入新知[课件1]1,提问:A,7/8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B,7÷8是什么运算它又表示什么C,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2,揭示课题.:..述: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提问:A,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板书:用除法计算:1÷3=……(米)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是1/,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1/3是相等的关系.)板书:1÷3=1/3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现: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课件3](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板书:3÷4=3/4(2)操作检验(分组进行)①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块饼②: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块,也就是3/4块.)(第二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也就是3/4块.)B,比较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小结提问:A,,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板书: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所有的例子板书:a÷b=b/a(b≠0)D,b为什么不能等于04,: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板书:分数是一个数,,巩固练****课件5]1,÷824÷2516÷497÷139÷9c÷d2,÷13=()÷9=1/2=()÷()8/13=()÷():..3,7/10表示把单位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21表示两个数(),还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全课小结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那么,,,2,3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2:1÷3=……(米)=1/3(米)例3:3÷4=3/4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a÷b=b/a(b≠0)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练****十四第5—9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估算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练****重点:通过练****提高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或自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顾再现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请学生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直接引起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回忆。)二、分层练****强化提高1、口算:2、解方程X+=—x=x—=x+=3、出示练****十四第5题。(1)学生先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合理猜测。(鼓励学生进行有根据地猜测和推想)(2)学生每人选做两组题,计算后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3)请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每组题中的两个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也是1,把这样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得数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而分子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和或差。(教师及时学生交流情况)(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练****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三、自主检测、完善1、出示练****十四第6题。(1)理解题目意思后,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解答。(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2、出示练****十四第7题。(1)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看看哪几题的结果接近1/2,再计算。(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及时。3、解决问题。(1)出示练****十四第8题。学生认真看图后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2)出示练****十四第9题。学生认真看图,收集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独立思考并解答三个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评。4、补充练****1、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总数的4/15,第二周吃了总数的7/60。这两周一共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2、张大伯收了1/2吨西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5,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3、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减去1,约分后是5/6,原分数是多少?4、一个分数,分子、分母之和是29,如果分母增加13,约分后得1/6,原分数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同桌之间可互相解答情况。(设计意图: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的成功喜悦。)四、归纳课外延伸通过今天的练****你有哪些收获?练****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吗?教后反思:本节课是练****课,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还能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性质等进行简便计算,效果比较好。但在拓展练****中,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打不开思路,经提示和部分学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练****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练****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的成功喜悦。:..8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懂得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会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惯、3、培养学生观察、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教学难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教学过程一、复****准备【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1、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a+b=b+a(a+b)+c=a+(b+c):..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①25+36=36+25②(17+28)+72=17+(28+72)③+=+④(+)+=+(+)教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二、学****新课【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1、出示: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教师说明: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教师提问: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在什么范围内使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又包括了小数和分数)2、出示例3计算:观察:这些加数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学生口述,教师板书::..教师提问:这道题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总结: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三、巩固反馈、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3、思考题:已知你能很快算出的和吗?四、课堂总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五、布置作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分析事物的能力。。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一),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三、:..: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摆放方式。,可以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范围。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2、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强学****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白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各一张,梯形和三角形。学生:白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各一张。教学对象的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特征。学生在前面已经的学****中,已经知道了一个图形对折,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认识了对称轴。所以针对这一具体内容,课的一开始就通过撕纸玩轴对称图形,学生对这一内容非常感兴趣。教学过程::..一、“玩”对称,谈话激趣谈话:如果给你一张纸,你打算怎么玩这张纸?……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玩这张纸?看好了,先对折,对折后有一条折痕(板书:折痕),然后从折痕处撕开。怎么样,想试一试吗?(把教师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二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2.39 M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