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第二、三分册笔记.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历史第二、三分册笔记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第二、三分册笔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三分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一、原始农耕1、原始农业的诞生:(1)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2)标志: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了农耕生活。(3)意义:农业的起源,是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中国的农业成就(1)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2)代表性农作物: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除了粟、黍、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3)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4)意义: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姜寨遗址(1)背景: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了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2)特征: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二、中华文明的起源1、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1)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2)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他们是先民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英雄人物。(3)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黄二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1)随着一系列考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使中华文明起源的具体情景变得日益清晰。①我国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普遍存在着大量的精致玉器,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显示出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被破坏,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②古城、祭坛遗址以及成批成套玉制礼器的出土,表明部族间的冲突已经计划,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也已产生。(2)这些考古资料表明,最迟在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3、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1、夏王朝的建立:夏王朝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夏王朝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1)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禅让制到世袭制。(2)据文献中记载,夏王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监狱、制定刑罚***反抗者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1、背景:(1)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地域和年代相一致的遗址和遗物,希望发现属于夏朝的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2)在考古发现中,发掘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地域和年代方面相一致。2、二里头遗址:(1)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的社会分化已很明显。(2)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3)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3、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一、内外服制1、商朝的历史是信史:(1)夏商周既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又是前后逐次更替的三个王朝。(2)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3)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2、内外服制(1)商王朝的国家体制,有“内服”和“外服”之分。(2)内服是有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甲骨卜辞中称之为“大邑商”或“天邑商”,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3)“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甲骨卜辞中称之为“四土”或“四方”,指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4)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商朝的兴衰,可以四周方国的向背为晴雨表。商朝末年,方国的众叛亲离,成为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二、青铜时代1、商朝的青铜器(1)商朝处于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性质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2)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3)著名的“司母戊鼎”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是世界著名的青铜器。2、甲骨文::..(1)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2)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象形文字。(3)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3、经济生活:(1)商朝随已进入青铜时代,但农业生产的工具主要是是器和木器,耨田、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已有进步。(2)卜辞中祈求降雨、预祝年成的纪录,表明农业是当时主要的经济部门,很受统治者的重视。(3)商人饮酒风气极盛,贵族因酿酒而造成的政治***,成为商朝衰亡的一个原因。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封邦建国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2、封邦建国:(1)背景: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政府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2)措施: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3)影响: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3、经济的发展:(1)周朝的经济较商代进步,青铜铸造、制陶、制玉和纺织业都有一定的发展。(2)井田是西周的主要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已采用了土地轮流种植的耕作方式。二、周公“制礼作乐”1、武王去世后,周公拥立武王幼子为成王,自己执掌朝政。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2、周公调集军队东征,评定三监之乱。3、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使周的国土和影响向东拓展。4、制礼作乐(影响最大)(1)来源: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2)周公制定礼乐制度:①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有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②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德治”的重要内容。“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一、社会大变革1、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镐京东面的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3、表现:(1)政治体制: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过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2)经济发展:最深刻的变革来自经济领域。①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②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工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③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3)社会改革:①背景: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②措施: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启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二、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处于中国社会的转型之时,社会动荡,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名的局面。2、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儒、法、道三家。3、儒家:(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①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②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③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2)战国时期孟子发展儒学: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3)战国时期荀子发展儒学: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走向法家。(4)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4、法家:(1)兴起: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2)主张: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5、道家:(1)兴起:道家以老子为始祖(2)主张: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对财富权力的追逐。(3)影响: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1、战国七雄:(1)战国时代,经过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秦、严、赵、魏、韩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2)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变法。(2)目标:富国强兵、兼并天下(3)措施: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什五连坐等(3)影响: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3、秦朝的建立(1)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统一战争的进程。(2)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前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1、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原因: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2、措施:(1)中央: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位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2)地方: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设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破中,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3)其他: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修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3、影响:秦虽短命而王,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一、秦的暴政::..1、滥用民力、赋役沉重、法律严酷,暴政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百姓民怨沸腾。2、秦二世即位后,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加速了秦朝的覆灭。二、秦末农民大起义1、背景: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屯长的900名贫农被征调渔阳屯戍,行至大泽乡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2、秦朝灭亡(1)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2)刘邦进驻灞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3、楚汉之争:(1)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2)公元前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一、汉承秦制1、汉承秦制:(1)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2、吴楚七国之乱(1)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实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了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2)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明显,最终导致七国之乱。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1、背景:(1)黄老之学本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受道遵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2)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2、措施:(1)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削减天下百姓的田租(轻徭薄赋)(2)废除秦朝留存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省刑约法)3、影响:(1)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景象。(2)汉初“无为而治”的政策也打配置了豪族的实力虽至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第9课汉武帝时代一、从“无为”到“有为”的背景:(1)清静无为思想反映了汉初民生凋敝、人心思安的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厚,西汉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2)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国策,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积极有为的新政策,西汉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措施:1、政治上:(1)创设内外朝制: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其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成为“外朝”。(加强皇权)(2)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检查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加强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上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中央集权)2、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措施:①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②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③郡县的学校配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2)影响:①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②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3)实质:儒表法里①汉武帝的尊儒术,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他对董仲舒依据儒家民本思想为解决社会贫富分化而提出的“限田”主张,以及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的建议,均未采纳。②汉武帝信任的大臣,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明刑法的人。③汉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3、民族关系上:(1)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疆的威胁。(卫青、霍去病)(2)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敦煌、酒泉、武威、张掖河西四郡,使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连为一体。(3)在西南、东北、东南和西部地区设置郡县或其他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三、表现: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影响远播、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第10课东汉的兴衰一、光武中兴1、王莽篡汉(1)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2)为了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推行一系列“托古改制”的举措。但不合时宜的改革并未奏效,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遭到强烈反对。(3)在绿林军和赤眉军的打击下,新朝政权迅速覆灭。2、东汉建立:南阳豪族刘秀伺机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3、光武中兴::..(1)背景: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2)措施:①废除王莽时期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反冤狱,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力图恢复宽松安定的局面。②勤于理政,提高行政效率,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财政开支,三十税一,减轻农民负担。③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礼贤下士,征召各地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重视文化教育、讲究人品节操,在社会上形成风气。(3)影响:①光武帝刘秀在位30余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过程县教委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②但是刘秀的“柔道”另有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因此,光武之后,“中兴”的局面仅维持了两代,随即便渐显衰颓的迹象。二、东汉的衰败1、东汉后期,由于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并逐步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2、与此同时,朝廷上也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指示中央政权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3、黄金起义爆发后,朝廷束手无策,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终于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第11课割据与分立一、三国鼎立1、背景:(1)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豪强凭借私人武装力量割据一方。(2)196年,中原地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迎至许县),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同时努力发展经济,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实力迅速增强;随后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3)南方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石(4)江东的孙权在周瑜、鲁肃的辅佐下,巩固地盘、稳步发展。(5)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曹操北还,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东南辖区。奠定了三国的基础。2、形成:(1)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3)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史称孙吴。至此,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3、影响:三分天下是各方实力趋于均衡的结果,处于不进则退的忧虑,各方都致力于境内的经营与治理,在一段时间中形成了比较稳定而有序的状态。与先前的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比较,三国鼎立的局面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为有利。:..二、区域经济的发展1、背景:(1)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是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是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2、区域特色:(1)曹操:在辖区内推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耕作的为民屯,命军队耕战结合的为军屯,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蜀汉: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诸葛亮的各项举措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和。(3)孙吴: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造船技术日益进步;迫使山越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了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了平原沃野的开发。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一、北朝与南朝1、三国之后,西晋短暂统一中国后,随即又陷于分裂状态。2、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建立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与南方的东晋并存。东晋虽然维持了半壁江山的统治,但相对于北方的战火频仍、社会动荡,境内比较安定。3、南北朝时期(420—589):(1)北朝:北魏、西魏、北齐、北周①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迁都平城(山西大同)后,实力日益强盛,439年,统一北方。②百年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分别为北齐和北周取代。(2)南朝:宋、齐、梁、陈4、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原因: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经验技术;活动与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开发了江南。(2)农业: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北方作物的引进,都促进了农业的长足进步,形成了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3)手工业: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比较发达(4)商业: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5、南朝政权的统治者出开国君主较有作为外,后继者多昏庸荒怠,只是南北对峙的平衡格局向北倾斜,最终由北方政权统一了全国。二、民族融合1、汉对胡的影响(1)背景::..内迁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②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一个重要方面③胡族统治者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和作用①政治: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腐化。②经济: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俗: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朝廷内通用汉语、汉服,改汉姓,,改定官制和律令,促进胡汉通婚。④文化: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作用:大力推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北方的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2、胡影响汉(1)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收。(2)表现:①经济: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俗:胡族的生活****俗也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最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③文化:胡乐、胡舞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3、民族融合的特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4、民族融合的影响: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一、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1、隋的兴亡与唐的建立(1)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定都长安。(2)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3)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4)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2、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1)创设与完善: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2)三省六部:中央设中书省(隋称内史省)负责草诏、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政事堂: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依照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4)影响:①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限制相权,以分权得以集权)②这一制度如能严格执行,对皇权也会形成一定的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限制皇权)二、科举制1、背景:官员推举制造成的弊端(1)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是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2)先前的推举制,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借此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2、创立与完善: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随开创,经唐健全。3、科目: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试难度也最大。4、影响(1)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2)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使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3)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一、贞观之治(627——647)1、背景:唐太宗丰富的阅历、隋亡的鉴戒、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2、措施: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广招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勇于改过;改善民族关系、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4、唐太宗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1)即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共处(2)例证: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3)唐太宗对各少数民族的真诚相待,使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二、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称帝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武则天当政天期间基本沿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使唐朝的发展得以继续。三、开元盛世:..)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前期的开元年间(713——741)(2)措施:①法律上,废止严刑峻法,实行宽简、慎刑的法制原则②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才台融贯,提高行政效率,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③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3)影响:王朝的政治被推向全盛,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四、唐朝由盛转衰:(1)唐玄宗晚年逐渐从先前的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怠,朝廷政治日益败坏。(2)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一、宋朝的建立1、960年,后周晋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2、宋建国后,先后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统一。3、但辽政权雄踞北方,西北党项族势力范围颇大,因此北宋的统一是不完全的,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二、文官体制1、背景:北宋初年,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2、措施(1)军事:①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

历史第二、三分册笔记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1.51 M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