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感念鲁迅先生 巧用绍兴方言.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论文:感念鲁迅先生 巧用绍兴方言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论文:感念鲁迅先生 巧用绍兴方言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巧用绍兴方言摘要: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萧红用了不少绍兴方言或****惯语,灵动妥贴,真切自然,极富生活化意蕴;其缘由、作用有三:一是曾深受鲁迅先生影响而潜移默化,显得真实自然;二是吸收有生命力的地方语言,叙事贴近生活;三是模仿鲁迅文笔,用词练达妥贴,并以此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和感念之情。关键词:萧红回忆鲁迅巧用绍兴方言缘由作用回忆鲁迅的文章,可谓不少,然而,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应该数得上是经典之作。何以见得?因为此前众多读者似乎只知道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向黑暗投掷“匕首”的深邃、冷峻、犀利的一面,很少了解到他“俯首甘为孺子牛”,向朋友、小辈给予关爱,尤其是对进步文学青年竭力提携、资助的慈祥、随和、本真的一面,而萧红此文,恰好填补了后者这一空白,它截取日常生活细节,细膩而灵动地展现了鲁迅伟大而平凡的另一面处世为人的风范。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充满悲剧传奇色彩。后在鲁迅的热忱帮助下,发表了小说《生死场》,获得巨大成功而迅速成名。可以说,鲁迅是萧红文学上的老师,也是萧红的精神导师,值得一说的是,萧红对鲁迅的提携更是感激之至的,她几乎把鲁迅看作成了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因此,当鲁迅逝世后不久,她就写下了《回忆鲁迅先生》这篇中篇散文,以此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感念之情。:..(今属哈尔滨)人,可笔者却发现,她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多处用到了绍兴方言或****惯用语,其缘由、作用何在?经反复研读发现,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吧。上面提及过,鲁迅先生对于文学青年是竭尽其力提携的,况且萧红是鲁迅家的常客,岂会不给予慈父般的指点和帮助?然而,鲁迅先生讲的多半是绍兴话,就连他自己也曾经在《南腔北调集》的题记里作过一番自嘲:“据说,我极喜欢演说,但讲话的时候是口吃的,至于用语,则是南腔北调。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由此可见,在日长夕久的交流言谈中,萧红肯定曾受到过鲁迅绍兴乡音的影响,因而,文中用到绍兴方言或****惯用语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也为使得语言与人物的吻合协和,巧用一些方言词点缀,就更能再现当时的情境与氛围。大家知道,鲁迅先生一生走南闯北,待过的城市不少。自1912年起,先后在南京、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谋生。不过无论走到哪里,他言语之间始终带着明显的绍兴乡音;就是面对来自各地的学生授课时,他虽尽量改用“蓝青官话”,但总难免夹杂着绍兴乡音,更何况在自家了,说话中带有绍兴方言是很正常的事。比如,萧红在文中写到::..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衣服”,绍兴人素来叫“衣裳”,鲁迅先生当然不会例外。尽管“衣裳”一词自古有之,即“上曰衣,下曰裳”,或许他乡也有说和用的,但绍兴话里是专指“上衣”的,下身穿的则称之为“裤”或“裙”。于是,萧红在整篇文章中,为尊崇鲁迅先生的言语****惯,凡涉及到“衣服”或“上衣”的,几乎都写作了“衣裳”。萧红写到绍兴方言词的还有,如:1、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2、“周先生不是很好伤风吗?不围巾子,风一吹不就伤风了吗?”3、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或做什么的。4、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5、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6、海婴不大在三楼上玩的,除了到学校去,就是在院里踏脚踏车,他非常欢喜跑跳,所以厨房,客厅,二楼,他是无处不跑的。以上“晓得”“伤风”“揩桌”“开开”“一部汽车”“踏脚踏车”皆是绍兴民间口头语,如果换用书面语说,就是“知道”“感冒”“擦桌”“打开”“一辆汽车”“骑自行车”;而“欢喜”是绍兴****惯语,故不用“喜欢”。:..那出生东北的萧红,因何偏熟练而好用绍兴方言口语?前已有述,这主要是曾受到鲁迅影响而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即遣词造句自然而然地倾向于鲁迅先生的笔法了,这从她的其他作品里亦可见一斑,在此不再琐述;其次也能切合鲁迅日常言论之特点,显得灵动、巧妙、亲切、真实而自然。一般认为,方言土语即“土”,然绍兴方言未必尽然,其中有不少蕴涵着文言色彩,散发着古文化气息。因为绍兴毕竟是历史名城,文化之邦,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信,举几例予以佐证。、哉:相当于“了、呀、呢”绍兴方言:吃饭哉!(这个文言词“哉”,唯绍兴、常熟方言中保留着)文言文中: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刘基《工之侨献琴》)2、弗:“不”的同源字绍兴方言:难为情,弗好意思。文言文中:其人弗能应也。(韩非《韩非子·难势》)3、掠:“梳理”的意思绍兴方言:头发掠掠好,拍张一寸照。文言文中: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4、仄(zè):“斜,倾斜”的意思:..(nuò)。(注:酒碗不可歪斜着拿。)文言文中:每旦视朝,日仄乃罢。(范烨《后汉书·光武纪》)5、之过:“……的过错”的意思绍兴方言:弗好好读书懊悔自之过。文言文中:养不教,父之过……(王应麟《三字经》)还有像“拗(ǎo)”“搦”“擎”“掇(duō)”“嬉戏”“央求”“郎官”等皆为绍兴方言词,但又是文言词,意为“折断”“拿”“举”“用双手拿、搬取”“游戏、玩乐”“恳求,请求”“古代一种职位,可理解为皇帝的护卫;绍兴方言尊指他人”。因限于篇幅,不再罗列。可见,绍兴方言并非一概“土俗”,不少与古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萧红选用绍兴方言词,是有其道理的。如:在鲁迅先生家里作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作客人”“一个钟头”“工夫”都是绍兴****惯语,至今依然这样说,尤其是“工夫”一词,蕴含文言色彩。这是“随俗”“随境”之巧用,显得十分协调。又如:过了十一点,天就落雨了,雨点淅沥淅沥地打在玻璃窗上,窗子没有窗帘,所以偶一回头,就看到玻璃窗上有小水流往下流。:..“下雨”更贴切,更凝重,另外还有“落着雨的天”“吃不落”是模仿绍兴方言的。再如:明朝会!”“明朝会”即“明天见”,是地道的绍兴话,非常符合人物(海婴)的身份,倘若用“明天见”就显得不真实了,且“明朝”一词,又是绍兴人继承古汉语的一个典型词汇。所以说,萧红凡从鲁迅那儿或其家里听到和学到的、有生命力的绍兴方言俚语,是“取其精髓”而“吸收用之”,以此令叙事贴近生活,可谓恰到好处。不要说鲁迅先生讲话会带有绍兴方言,就连他写的名篇中,也常会用到一些有生命力的绍兴方言词,甚至可以这样说,鲁迅的文学语言,是将绍兴话转化为绍兴官话,再进行艺术雅化而形成的个性化的语言。不同的地域孕育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乡土文化,一个成熟的作家,总是能娴熟地驾驭好本土语言与古今雅言的关系,而这一方面,鲁迅先生不愧为高明者。请看:1、“海婴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书信集·致母亲》2、“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正传》:..、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狂人日记》4、“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狂人日记》5、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藤野先生》6、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藤野先生》以上“赖学”“花头”“困觉”“祸祟”“见情”“烟尘斗乱”“怕敢”皆为绍兴口头语,分别为“逃学”“新的主意”“睡觉,引申为男女之事”“祸患”“感激或感恩”“烟雾、灰尘弥漫”“不敢”之意,颇富生命力。诸如此类方言词很多,恕不再一一例举。萧红十分崇敬和感念鲁迅先生,她的文字里肯定会随之而留下一些印痕,抑或是特意借鉴模仿了鲁迅先生的文笔。请看:1、一九三六年春,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但没有什么病,吃过了夜饭,坐在躺椅上,总要闭一闭眼睛沉静一会。2、海婴在幼稚园里读书,又是买铅笔,买皮球,还有临时出些个花头,跑上楼来了,说要吃什么花生糖,什么牛奶糖……3、许先生看周先生说话吃力,赶紧接着说周先生是怎样气喘的。4、在楼下的客厅里,许先生哭了。许先生手里拿着一团毛线,那是海婴的毛线衣拆了洗过之后又团起来的。:..、麻雀来了停在夹竹桃上叫了三两声就飞去,院子里的小孩们唧唧喳喳地玩耍着,风吹进来好象带着热气,扑到人的身上,天气刚刚发芽的春天,变为夏天了。6、这种事情许先生是偷空就做的,夏天就开始预备着冬天的,冬天就做夏天的。以上“夜饭”“出些个花头”“吃力”“团起来”“唧唧喳喳”“偷空”皆为绍兴方言,意即“晚饭”“想出新的花样来”“很累,疲弱”“缠绕起来”“拟声词,近乎热热闹闹之意”“忙碌中抽出时间来”;假如萧红选择后者,就缺乏生活化意蕴了,可见其用词练达妥贴。还有“吃不落(吃弗落)”“走得动”皆为绍兴****惯语,等等。或许,这恰恰就是萧红崇拜鲁迅先生、感念鲁迅先生而为之。无论如何,文从鲁迅,巧用一些灵动妥贴而富于生命力的绍兴方言或****惯用语,也可谓是萧红对鲁迅先生一种深切而虔诚的纪念吧!

论文:感念鲁迅先生 巧用绍兴方言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806 KB
  • 时间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