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学五年级教案(合集8篇).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数学五年级教案(合集8篇)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数学五年级教案(合集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8篇)第1篇教学目标:,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教学过程:一、,应该怎么说?,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二、。(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三、~86页练****二十一第4~6题(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第4题练****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3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让我们感受到了图案带来的美感。教学板书::..欣赏与设计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教学反思:在教学时,我把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作为重点来突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想一想,试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个别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需要加强。数学五年级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方程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巩固,为新知作铺垫课件出示:1、写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判断谁是单位“1”(1)故事书的3/5是150本。(2)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3)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1/2。2、复****题:写出数量关系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1)谁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2)写出等量关系式。(3)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4)根据题意列式。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反馈。二、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学****新知:..、出示情景图:从情景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生简要回答2、出示例题: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3、讨论:(1)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2)根据那句话得到的信息?(3)你能列出等量关系是吗?半数:参加活动总人数XX2/9=跳绳的人数(未知)(已知)4、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以前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同桌互相说说,在练****本上做一做。生反馈,师板书。学生口头检验对错。5、对比复****题和例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二)巩固新知看情景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1)生提问题,全班解答。(2)同桌互相提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三)练****巩固:..打开书,29页,试一试1,自己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拓展延伸回过头来看例题,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吗?(用除法计算)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数学五年级教案第3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难点:充分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复****旧知,导入新课1、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分数的再认识》。(二)创设情境,学****新知活动一:分笔游戏,体会单位一1、分笔活动,找4名同学拿着自己的笔来到讲台。(笔数是2的倍数:4、4、6、8)2、请你们4名同学拿出自己笔的1/2,看谁拿的又快又准。3、另找4名同学检查。4、同学们自己说说是怎么分的。(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5、师提问: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每位同学的总数不一样)6、师总结:最初每位同学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造成的,所以,他们的1/2也不同。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二:教材P34说一说。1、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2、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3、师总结:因为书的薄厚不同,也就是总页数不同,所以两人看的:..(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4、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读的一样多呢?(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5、请同学们再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王兴国吃了一个苹果的3/4,李晓阳也吃了一个苹果的3/4。王兴国说:我俩吃的一样多。李晓阳说:我吃得比你多。他们谁说得对呢?(三)巩固练****1、教材P34画一画。2、教材P35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在练****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四、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采取以小游戏为开篇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教学和练****中我重点强调了平均分和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学生在练****时,也能体会到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如印度洋海啸捐款一题。但在练一练第一题写分数时出现错误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书中没有平均分,而是要画一条辅助线和旋转图形。:..第4篇教学内容:课本9~10页上的内容。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2、在1101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3、通过练****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学重点: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在1101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具准备:课件、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板书课题:找因数。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活动一:拼一拼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12=11212=2612=34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活动二试一试1、采蘑菇的小姑娘,她采了6个蘑菇,这6个蘑菇可以怎么样摆放?找出6的因数。2、小姑娘昨天采了21个,今天采了30个,你能找出21和30的因数吗?:..(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3、你能试着找出21和30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三、巩固练****练一练)1、小狗吃骨头,看看每只小狗该吃哪块骨头?2、试着找一找32的所有因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五、作业。1、练一练第1、2、5题2、。动手实践是学生学****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本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了多种算法,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体验、探索,总结出“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最优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彩色纸剪贴画长方形纸条教学过程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复****引入,+8+8+8+8改成乘法算式。(8×5)++。(×3)。(1)5个12是多少?(12×5)(2)?(×12)。师: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复****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问题,不仅:..⊙合作交流,,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问题:1个占整张纸条的,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2)小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汇报。预设①图示法计算。把一个长方形纸条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个,是,3份就是3个,如下图:3个是。②加法计算。求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③乘法计算。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结果和其他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3=++===(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完整表述计算过程)师:同学们真厉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分数乘整数。数学五年级教案第6篇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五的1、2、3、6、7题)。学****目标:、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品质。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运用::..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棱、顶点。(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1)面的认识。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板书:8个顶点。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直观图。(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宽、高。(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三、“做一做”。、2、3、6、7题。(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练****板书设计:第1课时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数学五年级教案第7篇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旧知,导入新课1、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2、求近似值。先复****四舍五入,再计算12页第2题。二、自主练****1、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第二竖行。)自主练****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简算的,重点提问:怎样观察算式的特征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这样算为什么简便2、教科书14页12题。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订正。3、教科书13题。先让学生仔细看示意图,找出每个房间的长宽,再计算。4、教科书14题。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订正。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教科书14页10题。:..、教科书15页15题。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数学五年级教案第8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学难点: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看视频,谈感受。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2、发现次品。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1、出示例题。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2、天平的原理。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8瓶的问题:..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3)师:比较1、2、3种分法,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小组验证。活动4【练****拓展提高,:12瓶、15瓶、24瓶需要几次能找到次品?: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数学五年级教案(合集8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2.02 MB
  • 时间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