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精选6篇).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精选6篇)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精选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精选6篇)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二第1-4题。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预****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认识、了解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_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二、: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练****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试一试”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三、、2题。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学生读题后,教师简单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知识。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流。四、。我国20_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不超过500元的5%超过500元~2000元的10%超过2000元~5000元的15%:..------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将三段不同的收税看作三个档次,先用总收入减去1600,看超过的部分是属于哪个档次,如果超过的部分少于500,属第一档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00就属第二档次,第一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2000小于5000就属第三档次,第一、二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00)乘15%,再相加。关键是这里第一、二档次的,要全额交税。五、课堂回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六、布置作业课内作业:补充****题板书设计:纳税问题:..营业额×5%=营业税60×5%=3(万元)答: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分两段来纳税:2500-1600=900元500×5%=25元(900-500)×10%=40元25+40=65元答: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篇2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认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过程:一、。:..出示复****题。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口答)4:3=2:=x:4=1:2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2、教学例3。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3、教学“试一试”。:..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三、巩固练****1、做“练一练”。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本上。2、做练****六第8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3、做练****六第l0题。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比的比值是否相等。4、做练****六第11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四、讲解思考题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吗?五、课堂小结这堂课学****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六第6题第(1)~(4)题,第7题。家庭作业:练****六第6题第(5)、(6)题,第9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篇3【教材分析】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在学****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设计理念】数学学****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将数学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教学目标】,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预设:(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试一试”。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三、分层练****丰富体验1.“练一练”第1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2.“练一练”第2题。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篇4教学内容: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讨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基础之一的乘法原理。例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较容易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逻辑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教学目标:、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指导:,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几年来每一学期的数学广角学了些什么。探索例5时,应当先让学生理解问题。可以通过读题、说题意,使学生明白每两点之间都能连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画、试试,,可以直接给出题目,由学生自己尝试,也可以将例题分解,让学生先回答:..,必须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教学过程:一、复****回顾,游戏设疑,激趣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新知学****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篇5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二、新授教师::圆柱体,简称圆柱。1、初步印象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2、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3、交流和汇报(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4、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篇6教学内容: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十六第7-10题。教学目标: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重点:按折扣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全班交流。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①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②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③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2、教学例9。学生自己读题。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尝试。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ⅹ×80%=12ⅹ=12÷ⅹ=15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4、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三、巩固练****1、做练****十六第7题。指名口答。2、做练****十六第8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四、课堂总结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五、布置作业练****十六第9、10题。

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精选6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2.06 MB
  • 时间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