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 】是由【花双韵芝】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1/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正文】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系魏冬购并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发生是亲近相联的。早在19世纪末期美国就发生了其历史上的第一次购并浪潮。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购并热潮,经济学家们从多种角度对购并活动加以讲解,进而形成多种理论。由于相关购并理论过于错杂,故本文只就目前西方较流行的企业购并理论作一简要介绍与解析。一、效率理论效率理论认为购并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所以支持企业购并活动。经过购并改进企业经营绩效的路子有两条。第一、规模经济。一般认为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进而提高收益。因而该理论认为购并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谋求平均成本下降。这里的平均成本下降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在两个级别上获取第一级在工厂,包括众所周知的生产特地化的技术经济、工程师规律等;第二级在工司,包括研究开发、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经济效益。其他,还可以加上合并的共同效益,即所谓2+2>4效益。这种合并使合并后企业所增强的效率高出了其各个组成部分增加效率的总合。共同效益可从互补性活动的结合中产生。如一家拥有富强的研究开发队伍的企业和一家拥有一批优秀管理人员的企业合并,就会产生共同效应。这一理论在70年代前的西方和目前的我国较流行。但是事实上规模经济效应在合并中的重要性其实不是如想象的那么大。纽博尔德1970年检查发现,只有18%的企业认同合并动机与规模经济相关。1980年考林、卡宾和霍尔检查研究后认为,很难从他们检查的企业看出合并的规模经济效益。惠廷顿检查后竞发现盈利能力与企业规模大小不相关。这些事实都是对规模经济效益假说的反驳和挑战。第二、管理。有些经济学家重申管理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间管理效率的高低成为企业购并的主要动力。当A企业管理效率优于B企业时,A、B两企业合并能提高B企业效率。这一假设所隐含的是购并企业确能改进目标企业的效率。在实践中这一假说显得过于乐观。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为购并企业有节余的资源和能力投入到对目标企业的管理中。此理论有两个前提1购并企业有节余管理资源,若是其能很简单释出,则购并是不用要的。但是,若是管理队伍为一不可以分之组合,或拥有规模经济,则必定靠购并加以利用;2目标企业的非效率管理可以外面管理人介入之下得以改进。此理论在必然程度上讲解了购并的效率的动因。它能讲解拥有相关知识和信息的相关产业购并活动,却无法讲解多角化购并。二、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者代理问题是和在1976年提出的,认为在代理过程中,由于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代理成本,他们把这种成本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所有人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对代理人督查与控制成本;限制代理人执行最正确或次佳决策所须的额外成本;剥余求偿损失。购并活动在代理问题存在的状况下,有以下几种讲解1购并是为降低代理成本。1983年和认为,企业代理问题可由合适的组织程序来解决。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其他状况下,决策的拟订和执行是经营者的职权,而决策的评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2/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和控制由所有者管理,这种互相分其他内部体系设计可解决代理问题。而购并则供给认识决代理问题的一个外面体系。当目标企业代理人有代理问题产生时,经过收买股票获取控制权,可减少代理问题的产生。2经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企业所有权和控制分离后,企业不再依据收益最大化原则,而选择能使企业长远牢固和发展的决策。关1969年提出假设,认为代理人的酬金由企业规模决定。所以代理人有动机使企业规模扩大,而接受较低的投资收益率。并借购并来增加收入和提高职业保障程度。马克斯、威廉森等认为经理的主要目标是企业的发展,并认为已接受这种增加最大化思想且发展迅速的企业最易卷入到购并活动中。1980年发现购并企业经理在合并后的两年里平均收入增加33%,而在没有购并活动发生的企业里,经理的平均收入只增加20%。1975年马克斯和惠廷顿发现企业规模是影响经理收入的主要因素。这些凭据证了然这一理论。1977年辛格和米克斯对购并后的企业收益状况的研究表示,合并后的企业收益一般都下降。这一凭据表示企业合并侧重的是企业长远发展,而不太侧重收益状况,甚至牺牲短期收益。但和在1970年的实证结果显示,代理人的酬金与企业的酬金率相关而与企业规模无关。这一结论是对经理论的挑战。3自由现金流量说。这一理论源于代理问题。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的减稀有利于减少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的现金在支付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计划后所节余的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3/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金量。若是企业要使其价值最大,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好交付给股东,但此举会削弱经理人的权益,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将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而碰到监控,由此降低代理成本。除了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外,还认为适当的债权由于必定在未来支付现金,比经理人答应现金股利发放来得有效,而更易降低代理成本。他还重申对那些已面对低度成长而规模逐渐减小,但仍有大量现金流量产生的企业,控制其财务上的资本结构是重要的。此时购并的含义是企业借购并活动,合适提高负债比率,可减少代理成本,增加企业价值。三、内部化理论内部代理论又称交易成本理论,它是在70年代后期流行的。这一理论不再以传统的花销者和厂家作为经济解析的基本单位,而是把交易作为经济解析的细胞,并在有界理性、机遇主义动机、不确定性和市场不完好等几个假设的基础上张开,认为市场运作的复杂性会以致交易的完成需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寻、谈判、签约、督查等成本。为节约这些交易成本,可用新的交易形式——企业来代替市场交易。这一理论在讲解购并活动的同时,认为购并的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经过购并节约交易成本,有以下方面1企业经过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获取产品——知识。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面性的状况下,知识的市场难以实现,即便得以实现,也需要付出高昂的谈判和督查成本。这时,可经过购并使特地的知识在同一企业内运用,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2企业的商誉作为无形财富,其运用也会碰到外面性问题。由于某一商标使用者降低其产质量量,可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4/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以获及成本下降的大部分好处,而商誉损失则由所有商标使用者共同肩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增加督查,保证合同规定的产品最低质量,但会使督查成本大大地增加;二是经过购并将商标使用者变成企业内部成员。作为内部成员,降低质量只会承受损失而得不到利益,除掉了机遇主义动机。3有些企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特地中间产品投入。而这些中间产品市场常存在供给的不确定性、质量难以控制和机遇主义行为等问题。这时,企业常经过合约固定交易条件,但这种合约会拘束企业自己的适应能力。当这一矛盾难以解决时,经过购并将合作者变成内部机构,就可以除掉上述问题。4一些生产企业,为开拓市场,需要大量的促销投资,这种投资由于专用于某一企业的某一产品,拥有很强的财富专用性。同时销售企业拥有显然的规模经济,必然程度上形成进入壁垒,限制竞争者加入,形成市场中的少许问题。当市场中存在少许问题时,一旦投入较强特地性资本,就要肩负对方违约造成的巨大损失。为减少这种风险,要付出高额的谈判成本和督查成本。在这种成本高到必然程度时,购并成为最正确选择。5企业经过购并形成规模弘大的组织,使组织内部的职能相分别,形成一个以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市场系统。一般认为,企业内的行政指令来协调内部组织活动所需的管理成本较市场运作的交易成本要低。内部化理论在对购并活动的讲解上有较强的说服力。但由于其解析方法和所用看法的高度抽象,使其难以获取系统检验;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5/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又由于解析过程及所得结论过于一般化,使其很难在管理领域获取过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6/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用。四、价值低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购并活动的发生主若是因为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当一家企业对另一企业的估价比后者对自己的估价更高时,前者有可能招标买下后者。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一般有以下几种状况1经营管理能力并未发挥应有的潜力。2购并企业拥有外面市场所没有的目标企业价值的内部信息。3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造成财富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差异,使企业价值有被低估的可能。以比率Q来反响企业购并发生的可能性。其中Q为企业股票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之比。当Q>1时,形成购并的可能性较大。当Q<1时,形成购并的可能性较大。美国80年代的状况说明这一点。在80年代美国购并高涨时期,--,但当一家企业投一家目标企业时,目标企业的股票行市形成溢价,一般溢价幅度在50%左右。%,股票溢价50%,,比新建一家企业低价10%,而且这种购并形成的投资,在投资完成后,可马上投入运行。还有人认为,当技术、销售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变动非迅速时,过去的信息和经验对未来收益的估计没有什么用途。结果是价值低估的状况层见迭出,而且以致购并活动增加。所以,价值低估理论预知,在技术变化日异月新及市场销售条件与股价不牢固的状况下,购并活动必然很频频。五、市场权益论这一理论认为,购并活动的主要动因,是由于可以借购并活动达到减少竞争对手来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的目的,提高市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7/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场占有率,并增加长远的盈利机遇。以下三种状况可能以致以增强市场权益为目标的购并活动。1在需求下降,生产能力过剩和削价竞争的状况下,几家企业结合并起来,以获取实现本产业合理化的比较有利的地位。2在国际竞争使国内市场受到外商势力的强烈浸透和冲击的状况下,企业间经过结合组成大规模结合企业,抗衡外来竞争。3由于法律变得更为严格,使企业间包括合谋等在内的多种联系成为非法。在这种状况下,经过合并可以使一些非法的做法内部化,达到连续控制市场的目的。1980年惠廷顿研究发现大企业在收益方面比小企业的变动要小。这说明大企业由于市场权益较强,不简单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规模、牢固性和市场权益三者是亲近相关的。事实上,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信奉自由竞争市场的哲学立场。所以企业购并会碰到垄断法的强硬拘束。在购并产生过分集中现象时,常借由法庭指控和管制手段来干预购并活动。六、财富重分配理论在购并理论中,另一商议的主题是认为购并活动可是财富的重新分配。当购并信息宣布后,由于各投资人股东掌握的信息不完好或对信息的看法不一致,会以致股东对票价值有不相同的判断,引起购并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股价颠簸。这种价格颠簸,不是源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利害,而是财富转移的结果。购并企业和目标企业间的财富转移使目标企业的市盈率性变动,投资人经常以购并企业的市盈率重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引起目标企业的股价上涨。同理,购并企业的股票价格也所以上涨;反之则反是。购并活动的财富转移曾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8/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引起过一些争论。有人认为财富的转移可能是购并企业和目标企业股东间的财富转移;有人认为可能是债权人财富转移给股东;甚至有人认为可能是劳工或花销者财富的转移。1986年对上述争论作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购并所创立的资本利得是不是源于债权拥有人,即便以负债方式购并而增加负债比率、债权拥有人也没有碰到什么负面影响。但是,若是以LBO方式购并而使负债大量增加,则对债权拥有人的负面影响就大。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还没有定论。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9/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本文为word可编写版,若不需要以下内容,请删除后使用,感谢您的理解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题一、选择题1、桃花的以下结构中,经过发育最后成为果实的是()A、子房B、子房壁C、胚珠D、受精卵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10/11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

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双韵芝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