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于不同的人对电子货币有着不一样的定义,普遍认为电子货币是以电子形式储存传统货币于消费者持有之电子设备中,并以现行货币单位计量之货币价值,作为储值或预付工具。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当实施货币政策时,必然要按照流动性的高低对货币惊醒层次的划分。电子货币必然会干扰传统的宏观货币需求和供给,一国央行需要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1、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电子货币的大规模普及会增加货币的供给,从而给利率水平造成下降的压力,利率的形成机制更加复杂。首先,货币电子化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电子化水平。中央银行甚至公众都将能更容易得到各种利率资料,从而增强了利率的可测性。其次。电子货币的普及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效率,。再次,电子货币将使利率等价格信号性指标更有效率。质量更高,从而增强了利率的相关性。
,提高了利率作为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可以肯定在金融创新与电子化、。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的影响
:
Mo=流通中现金:
MI=MO+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电子货币的出现逐渐模糊了各种形式货币之间的界限。由于电子货币是以虚拟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自己的指令来改变现金与储蓄、话期与定期之间的转换。这就使得不同形式货币之间的流动性差别逐渐缩小。可以预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货币系统将同时满足MO、Ml、M2等层次的货币定义,划分货币层次将变得困难重重甚至不可能,从而使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显得无的放矢。难以控制。当电子货币数量不大,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小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层次的定义。仍可据此确定货币政策措施。但当电子货币普及时,划分货币供应层次就会失去意义。由于电子货币的套现成本极低。人们会增加生息资产的持有量,当需要交易性货币时再迅速套现。不同金融工具问的迅速可转换性使得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指标失去了意义,无法用它来衡量货币供应量实际变化,从而无法准确分析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机会成本、负债结构及经营策略。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由于电子货币使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相互转化变得轻而易举且成本低,这不仅增强了商业银行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增强了商业银行调节资金头寸的能力。商业银行可随时通过各种渠道方便快捷地获取资金来源来满足流动性的不足。这样,在资金来源有可靠保证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就没有必要通过保留大量超额准备金来应对流动性的不足。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首先,从可测性方面来看。电子货币造成存款准备实际缴存率的下降,商业银行为回避准备金的束缚,增发电子货币,这样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测定准备金的实际规模,给分析和判断带来困难。其次,从可控性方面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主要是吸收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492242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