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关怀.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关怀
古徽州本是“山限壤隔”、“地狭人稠”之僻壤,自然资源匮乏,当地出产难以自给,然而,竟奇迹般留下了类似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近百所古村落。是何种力量造就了如此众多的耀眼的“传统文化的明珠”?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发现其中包藏着尚未被普遍注意的深刻原因——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关怀,即:在徽州古村落中,人的位置得到正确的摆放,天人关系、人文关系及人际关系均能妥善处理,使人的主导地位得以确认。正是这亲切厚重的人文关怀,激发了徽州先民无穷的创造力,从而构筑了异于其他地域的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村落和“徽学”殿堂。这也是徽文化形成和繁荣的直接内因之一。
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关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山水养人,怡情砺志。
徽州古村落素以山水俊秀著称,“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傍槛流”(宋·郭熙《林泉高致》)便是生动写照。为营造理想的人居空间,徽州古村落在规划选址时,充分吸收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儒家)及“物我为一”(道家)的思想观念,刻意追求一种独特的既尊崇自然、保护环境,又富于生机活力的生态聚居空间。徽州先民为了在自然山水中谋求最佳的居住空间,将中国古代风水地理学运用发挥到极致,创建了“西递”、“屏山”、“临溪”、“龙井”等著名风水宝村,同时又成功地将“仿生学”引入村落规划中,出现了存留至今的“牛形村”、“船形村”、“棋盘村”等杰作。 
为了实现山水对人的关怀,徽州古村落多依山傍水,靠近水源,以利于生产生活、交通联络。而营造村落时,则力求贴近自然,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把自然村落建成“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生命有机体。由于纯粹天然而完美的人居聚落环境难以寻觅,于是,徽州古村落的营造者们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融入多重人文因素,使山水更加怡情。如在村落营建水口园林,既供来往者歇息,又是本村落的景观标志;或别出心裁,从《诗经》名篇中擢取“澹淇”、“檀干”等为村名、园名。总之,要使居村者耳濡目染中时刻感受到人文气息。 
山水养人,人养山水。由于移民的大量迁入和繁衍生息,徽州人口膨胀,衣食紧张,村落必须拓展。但终究没有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拓荒塞水、从土中刨食恪守“农耕”的老路,没有以牺牲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为代价。徽州人在其宗谱族谱、村规民约中屡屡有禁止开山采石、滥伐林木、破坏水土的条款。为了解决生存危机,部分徽州先民敢于取道封建时代的“末业”——从商,“寄命于商”,在异乡施展才干,诚实勤勉,而且大获成功,于是造就了一代代“徽骆驼”、“绩溪牛”,又留下了“无徽不成镇”的佳话。值得注意的是:徽商又将大部分利润回报家园,美化家园,使村落家居更显魅力,把徽州村落建设导入良性循环。
二、以文教育人。
深入到徽州村落小社会考察,不难发现:由于尊重文教,村落中每一个成员都能享受到基本的良好教育,人尽其才,或耕读“学而优则仕”、或经商行医、或****文学画学厨艺……几无无用之人。因此,可以说徽州在“仕途”与“经济”上的成功乃是“以文教育人”、“以文化立村”的成功的典范。
在古徽州村落,读书蔚然成风。认为“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西递村楹联),于是“山间茅屋书声响”(康熙《祁门县志·卷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士子们发奋攻读,纷纷跻身科举仕途。明以降,因科举入仕的徽州人成批出现,同一村落“一门九

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关怀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