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究-中山大学附属中学.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新课程为平台, 以“实验探究导入”为桥梁,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王克诚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标准和物理新教材实施以来,我校积极投入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实验探究导入”课堂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等效替换思想;逆向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设计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归纳、触类旁通的能力等方面着手,实施研究性学****引入发展性学****评价机制,取得的可喜成果。论证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科学素质,铸造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早日催生诺贝尔奖得主,实现我国教育、科技的全面发展,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任务和方向。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为教师的课程研究范式从“现代课程范式”向“后现代课程范式”转变构建了良好的平台。由于“开放、互动、探究”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关键,而课程是学****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与创造文化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之际,我们物理科组的全体老师通过反复学****讨论,达成共识:教师应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集中更多的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做到互相影响、激励、了解、鼓舞。在物理教学及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承担师之为师应当负有的责任;学生则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真谛,建立学生对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为铸造具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早日催生诺贝尔奖得主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我国教育、科技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知识基础、思维****惯、动手能力等条件出发,以新课程为平台,建立“实验探究导入”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等效替换思想;逆向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总结、归纳能力;实施研究性学****引入发展性学****评价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新教材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改革思想,洋溢着青春气息和活力,为学生的发展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也有待师生共同努力去完善它。而如何合理利用,争取更好效果,则要靠教师创造能力的展现了。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等效替换思想的建立
在物理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方法和学********惯,远比大量例题的讲解重要得多,而等效替换思想的引入和建立,能使不少复杂问题简单化,也能使学生学会用机智灵活代替单一的思维、学********惯,并会使他们终身受益。通过例1的学****讨论,师生都尝到了这样的甜头。
例1 用一不等臂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若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质量为M1;若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砝码质量为M2。物体的质量是多大?
初中学生已具备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和杠杆平衡的知识基础,但对于不等臂天平这一特殊杠杆平衡问题,因是第一次见到,许多学生觉得既陌生,又困难。于是,老师往往会用二次测量法认真讲解:先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质量为M1;因是不等臂天平,M1并非物体质量,需再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砝码质量为M2。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黑板上进行

探究-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2975922
  • 文件大小127 KB
  • 时间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