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单中心297例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的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单中心297例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的研究
作者:李学斌
[摘要] 目的:总结目前国内经静脉电极导线移除的适应证及其技术的应用现状。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经静脉电极导线移除术的患者资料。从电极导线的移除适应证、移除电极的特点、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方面,总结静脉电极移除技术的应用现状。
结果:入选研究的患者279例,因感染行电极移除的患者268例(%),其中囊袋感染243(%),感染性心内膜炎25(9%);因电极穿孔移除6(%),电极脱位4(%);因慢性疼痛移除电极1例(%)。共移除电极导线547根,电极置入时间的中位数26个月(-360月),%,有9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包括3例死亡)。
结论:(1)大的中心、有经验的术者,经静脉电极移除导线的成功率较高; (2)经静脉电极导线移除的适应证以感染居多。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电极导线移除;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涌现,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的置入适应证在不断地进行拓展,与此同时全球人口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上述原因使得心脏节律管理装置(Cardiac Rhythm Management Device, CRMD)的置入数量在过去20年内增长迅速。大量CRMD的使用在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发生相关并发症(电极导线穿孔、断裂以及装置相关感染等)的风险。而经静脉途径移除电极导线技术,是目前处理上述并发症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相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静脉途径移除电极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
1
本研究以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经静脉途径电极导线移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电极导线移除的适应证包括:装置感染、电极导线穿孔或脱位、慢性疼痛。
装置感染的诊断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为囊袋和/或电极导线旷置处的皮肤红肿、破溃、渗液、流脓;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培养阳性;经胸/食管超声发现电极和或瓣膜赘生物。电极导线穿孔或脱位的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及CRMD程控参数的变化;慢性疼痛的诊断需排除其它可能的致痛原因。

首先在置入部位分离电极导线,应用普通钢丝或锁定钢丝(Liberator® Locking Stylet)经上腔途径尝试移除,如导线沿途存在组织粘连则通过双层套叠式扩张鞘(Byrd Dilator Sheaths)游离后拔除。如上腔静脉途径拔除失败或电极导线术前已脱入心腔,则通过股静脉途径应用(Byrd Workstation™ Femoral Intravascular Retrieval Set)或(Amplatz GooseNeck® Snare Kit)辅助下拔除。
经静脉电极拔除成功的判定、以及并发症的定义参照2009年美国心律学会颁布的经静脉电极拔除专家共识。

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均用

单中心297例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417 KB
  • 时间2018-05-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