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4章界址点测量.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界址点测量
§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
§ 勘界测绘
界址:土地权属界线;
界址点:土地权属界线的拐点。
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它是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一旦界址点标志被移动或破坏,则可根据已有的界址点坐标,用测量放样的方法恢复界址点的位置。
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来加以选择。
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对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要求很高,一般为±(3~5)cm。在日本则分为6个等级。
日本地籍测量规范中对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规定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对界址点精度的规定
§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界址点测量方法一般有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获得的界址点坐标,一旦履行确权手续,就成为确定土地权属主用地界址线的准确依据之一。。
一、解析法
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点坐标的方法叫解析法。地籍图根控制点及以上等级的控制点均可作为界址点坐标的起算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等方法实测界址点与控制点或界址点与界址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元素,按相应的数学公式求得界址点坐标。
在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精度为±。所使用的主体测量仪器可以是光学经纬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电磁波测距仪和电子经纬仪或GPS接收机等。
解析法的优点:
①每个界址点均有自己的坐标,一旦丢失或地物变化,也可使界址点点位准确复原;
②有了界址点坐标即可编绘任意比例尺的地籍图,且成图精度高;
③有了界址点坐标使面积的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且便于用计算机管理;
④从长远角度看,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1、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测定界址点坐标最常用的方法。
已知数据A(XA,YA),B(XB,YB),观测数据β,S,则界址点P的坐标P(XP,YP)为:
XP=XA+S cos(AB+)
YP=YA+S sin(AB+)
③避免由不同线路的控制点对间距很短的相邻界址点进行测量。 ④个别情况下,现有控制点不能满足极坐标法测量时,可测设辅助控制点。 ⑤极坐标法测量可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也可用经纬仪配以光电测距仪或其他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设备。
用极坐标法测量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界址点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一般应有两个不同测站点测定的结果。 ②位于界线上或界线附近的建筑物角点应直接测定。对矩形建筑物,可直接测定三个角点,另一个角点通过计算求出。
2、交会法
交会法可分为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
(1)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是分别在两个测站上对同一界址点测量两个角度进行交会以确定界址点的位置。A、B两点为已知测站点,其坐标为A(XA、YA)、B(XB,YB),观测α、β角,P点为界址点,其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角度交会法一般适用于在测站上能看见界址点位置,但无法测量出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交会角∠P应在30°~150°的范围内。A、B两测站点可以是基本控制点或图根控制点。
角度交会
距离交会

第4章界址点测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cuzhrouh
  • 文件大小1.63 MB
  • 时间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