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小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小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

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小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被同学或他人接纳,而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青少年短期或长期的社会适应困难
中小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伙伴,并与之一同玩耍、学****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发展心理学家把这些年龄或成熟水平相仿的伙伴称为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用于同伴交往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有调查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的一天中与同伴交往的情境高达299个。
同伴接纳与否关键在于相互作用
由于同伴的能力相当、地位平等,属于一种水平关系,因此从同伴那里,个体可以得到关于自身能力的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表现是优于还是差于其他人。在同伴群体中,个体的社交地位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非常受欢迎,有的非常不受欢迎,有的地位一般。心理学上用同伴接纳来表示个体被同辈群体接纳喜欢的程度,它反映了个体同伴关系的好坏。
影响个体同伴接纳的因素很多,如个体的社会行为特征、认知能力、身体特征、名字等。以儿童为例,以往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往往缺乏攻击性、外表吸引人、能坚持交往、愿意分享,被拒绝的儿童常常有许多破坏行为和不当行为、极度活跃、说话过多、有许多单独活动。被忽视的儿童一般很害羞、不敢自我表现、攻击少、逃避单向交往。同样,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在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体现,如越小的儿童越看重外部特征,越大的儿童越看重个性特点。
为此,笔者调查了河南省某中学的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共903名中小学生,其中小学生489名,初中生414名,男生494名,女生409名。采用同伴提名法要求中小学生分别写出自己最喜欢和班里哪三位同学交往、最不喜欢和班里哪三位同学交往,以及相应的原因,问卷有效率为100%。笔者在调查中同时考察了中小学生接受或拒绝同伴的原因,并按照相应标准对这些原因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接受同伴的原因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同伴相互作用、性格品质、亲社会行为。拒绝同伴的原因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攻击行为、性格品质和同伴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当个体有更多的朋友,或者拥有一些良好的性格品质,或者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就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相反,当个体经常打架骂人,或者拥有一些不良的性格品质(如自私、虚伪),或者有更多的对手,就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或排斥。
当把中学生和小学生分开来看时,可以发现中学生接受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同伴相互作用、性格品质、亲社会行为、学****成绩。小学生接受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同伴相互作用、亲社会行为、学****成绩、性格品质。从中可以看到,学****成绩在接受同伴的原因中所占的比重从小学到中学有明显下降,性格品质的比重有较大上升。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看重同伴的性格品质等内在特点。
而中学生拒绝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攻击行为、性格品质、同伴相互作用、控制。小学生拒绝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攻击行为、性格品质、同伴相互作用、控制、学****成绩。可以看出,攻击行为在小学生拒绝同伴的原因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大,几乎接近了一半。到了中学,比重虽然下降至1/4,但仍占拒绝原因类型的第一位。性格品质、同伴相互作用、控制在拒绝同伴的原因中所占的比重从小学到中学都有明显上升。
心理理解能力影响同伴关系
为什么有些人受到同伴的欢迎,而有些人则遭到同伴的拒绝呢?除

中小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77 KB
  • 时间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