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被吞噬的行星.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被吞噬的行星
在我们这个银河系的港湾里,大约有100万颗之多的类日恒星周围环绕着像木星那样的巨大气体行星,或像棕矮星那样的已熄灭的恒星残骸,它们的轨道与恒星非常接近,似乎命中注定要被它吞噬。
美国太空科学研究所的学者MarioLivio和他的同伴、博士后LionelSiess并没有直接观测到行星,因为它们已经被恒星吞噬掉了。
但Livio找到了恒星吞噬行星后的一些重要的证据。恒星在吞掉行星后会增加额外的热能和转速,并且锂元素的成份上升。
按照Livio和Siess的说法,在银河系中大约有4-8%的恒星会有这样的行为。这和原先估计的恒星周围的巨行星的数目大致相当。
一颗和太阳同类型的恒星在其老化过程中将发展成为一颗红巨星,并将在此进程中吞没任何运行轨道和它接近的行星。如果行星的质量等于或大于木星,它们就会对红巨星的演化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按照Livio的计算,这样的一颗恒星在吸收了被吞噬掉的同伴的重力能后,其本身将增大增亮。这会使恒星温度升高,并抛出一个辐射额外热能的蓬松的尘埃外壳。
恒星也会从吞噬行星中获取额外的角动量,因之转速较通常更快。巨行星在恒星系中携带有大部分的角动量。如太阳系98%的角动量就包含在木星和土星中。
通常在恒星内部锂元素会被分解,而一颗刚被吞噬的巨行星会给恒星带来新的锂元素成份,使其在光谱上显得反常。
当50亿年后太阳成为一颗红巨星时,我们太阳系里的木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远而无法被其吞噬。但是,通过对太阳系外行星的观测显示,像木星那样大小的行星也会出人意料地处在离恒星非常近的轨道上。其中一些甚至比地球距太阳的距离还要近。那里的世界也许注定要被太阳吞噬并化为灰烬。
测量宇宙的尺——光年
你知道吗?我们看见的太阳光,其实是8分20秒以前发射出来的,换句话说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亿5000万千米。由此可见太空距离之大,所以科学家就以人类测量到最快的速度—光速来测量宇宙。光速每秒钟是30万千米,以光的速度每年可跑94605亿千米,而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您说宇宙大不大呢?
从混沌到有序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脱胎于一个极端高温、高密的状态。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逐渐出现了星系、恒星、行星和生命。地球从一大团炙热的气体开始其一生,于46亿年前形成并开始冷却和收缩,于是有了高山、河流。沧海桑田,它的表面藏匿着地球演化的全部历史。
大爆炸理论
宇宙起始于发生于100-200亿年前的一个极小,却包含了宇宙中全部物质的奇点的瞬间爆发。大爆炸理论的基础是广义相对论及大尺度上宇宙中物质分布的均一性。宇宙的年龄是通过寻找最早的天体或测量宇宙膨胀的速度来测定的。
大爆炸理论的结论与一些重要的观测事实相一致。这些事实包括:
宇宙在膨胀。
宇宙中氦、氘、锂的丰度。这三种元素被认为在宇宙的最初三分钟内首先形成。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在遥远的星云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更高些。这是由于光速有限,我们看到的遥远星云处于更早的时期,那时宇宙的密度比现在大,也比现在更热。尽管大爆炸理论本身的范围内还存在着某些未解决的争论,如天文学家们还未肯定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理论还未遇到根本性的挑战。该理论的各项预言迄今为止经受住了所有的挑战。但该理论还留下了许多基本之谜。在宇宙膨胀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在遥

被吞噬的行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