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案例分析--日本管理美国公司.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第二个春天
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是著名的希尔斯公司的协作厂家。该厂生产的电视机多由希尔斯公司经销。这家电视机厂一度曾有员工2 000 人,无论从产值、规模,还是职工数量上来说,都是阿肯色州弗里斯特市的重要企业,在当地的企业界中举足轻重。
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屡屡出现质量问题,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陷人重重困境。厂里生产的电视机居然有10%过不了本厂的质检关,必须返修才能出厂。销出的电视机由于质量不佳,使用户怨声载道,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工厂的财政状况难以为继。不得已厂方只能大量裁员,职工人数减少了3 / 4 ,只剩下500加人。此举一出,人心大乱,工人们更无心生产,工厂到了几乎倒闭的地步。
为了扭转厂方这利不利局面,由希尔斯公司出面派人前往日本的电器制造业中心---大阪,邀请久负盛名的日本三洋公司,购买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权,并进一步利用日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领导这家工厂。1976 年12月,三洋公司开始大规模购人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份,并取得了对该厂的控股权。1977 年l 月,三洋公司派出了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接管了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日本人到达目的地后,马上发现他们面临着双重困难:一方面,同日本工人比起来美国工人的劳动纪律性差,生产效率低,因此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另一方面,工厂中的工人乃至整个城市的居民,并不十分欢迎日本人的到来,战后形成的对日本人的轻视和不满情绪,仍在起作用。
显然,日本管理人员无法采用在日本惯于使用的管理方法。除了文化和****惯方面的因素外,还有民族感情方面的问题。然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改善。
三洋公司总经理井植聪,对派去的日本人员规定在先:要融人到当地的大众生活中去,参加当地的社会事务,不要把自己圈在一个“小东京”里,重要的是要打破民族间的隔膜。
日本管理人员到达弗里斯特市后,先后办了3 件事,令美国人大开眼界。日本管理人员没有先采取什么严厉的措施,相反,他们首先邀请电视机厂的所有员工聚会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面包圈。然后,又赠送给每个工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这时,日本经理对大家说,厂里灰尘满地、脏乱不堪,大家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呢?于是,由日本管理人员带头,大家一起动手清扫厂房,又把整个工厂粉刷得焕然一新。
几个月后,工厂的生产状况逐步改善,厂方对工人的需求又开始增加了。日本管理人员一反大多数企业招聘员工的惯例。不去社会上公开招选年轻力壮的青年人,而去聘用那些以前曾在本厂工作过,而眼下仍失业的工人。只要工作态度好,技术上没问题,而且顺应潮流的人,厂方都欢迎他们回来应聘。日本人解释说,以前干过本行的工人素质好、有经验,容易成为生产好手,所以才雇用他们。最令美国人吃惊的是,从三洋公司来的经理宣布,为了在弗里斯特市电视厂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他们希望同该厂的工会携手合作。三洋公司的总裁亲自从日本来到弗里斯特,同工会代表会面。他的开场白是谈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谋生的经历。他曾在好莱坞为著名电影评论家赫达· 霍拍做服务员,每次当他替霍拍打开门厅时,总能看到伊丽莎白· 泰勒等大明星正伫立门前。他的一席话,马上赢得了工会代表们的欢迎。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共同努力为工厂的发展而奋斗。日本总裁说;“我们公司信奉联合工人的原则,希望工会协助公司搞好企业。”请全体员工吃东西,然后大家

案例分析--日本管理美国公司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