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调整)
(2012~2020)







二○一二年十月成都
1  建设项目概况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穿越贵阳市城市中心区域,途经金阳新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等4个行政区,。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线路起于金阳新区下麦西,连接市级行政中心、金阳新区CBD、会展中心、高铁站及高铁站功能区;经老城区主要的客流走廊;连接老城与小河,促进老城与小河成片发展。所以,1号线兼顾客流和城市发展引导,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强内外交通融合,促进城市向金阳、小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8月,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1月,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该可研报告编制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1年4月环保部以环审[2011]104号文对其进行了批复。,,%,,%。全线共设车站22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4座,。起点设金阳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终点设小河停车场,设控制中心1处,主变电所2处。
    2011年,贵阳市提出将1号线老城核心区蛮坡~人民广场段线路,由中华路改走公园路,配合打通老城区“七纵六横”通道,有效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 km2的棚户区与旧城改造,打造中央商务区,提升城市功能与形象,为黔中经济区提供核心服务平台。根据上述方案变化情况,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共设车站23座;设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处,停车场1处,控制中心1处,主变电所2处。2012年9月,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编制《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中铁二院于2012年10月编制完成了本项目调整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
 

    ,,;共设车站23座;设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处,停车场1处,控制中心1处,主变电所2处。
    设计年度:初期2018年,近期2025年,远期2040年。
    行车组织及运营管理:列车运营时间为早5:00至晚23:00,全日运营18小时。
    线路:正线区间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350m,困难地段不小于300m,车站不小于800m。正线区间最大坡度为35‰,最小坡度一般为3‰;地下车站纵坡一般为2‰。
    轨道:轨距1435mm;正线、辅助线均为60kg/m钢轨,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正线采用弹性扣件;隧道内一般为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高架线采用纵向承轨台式整体道床;地面线一般为碎石道床。
     车型及编组:轨道交通B型车,6辆编组,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
    最高运行速度:80km/h。
    工程投资:。
 


    原可研方案:线路起于金阳新区西侧的下麦西,沿林城西路东行,过行政中心站、会展中心站后线路上跨小湾河,之后转向210国道南行至景观大道(规划)设大关站,出站后线路转至贵阳北新客站与大铁路实现换乘。尔后线路向东跨越小关峡谷进入老城区,经市北路省政府门口后于北京路口设北京路站与3号线换乘,后线路沿中华路南行至喷水池与2号线换乘,于邮电大楼处向西下穿南明河,沿遵义路敷设至贵阳火车站之后,线路经朝阳洞路、望城坡至珠江路,向南上跨西南环线后达到1号线终点场坝村站。
    可研调整方案:线路起于金阳新区西侧的下麦西,沿林城西路东行,过行政中心站、会展中心站后线路上跨小湾河,向南转向210国道,设朱家湾站及大寨站,折向东在景观大道(规划)设大关站,出站后线路在高铁贵阳北站与大铁路实现换乘。出贵阳北站后线路沿小关水库西侧拐向北,于小关水库北端跨过小关峡谷,并于雅关村处中部设雅关站后向南至蛮坡,经市北路南行,于北京路路口设北京路站与3号线换乘,后线路合群路南行至***西路口与2号线换乘,继续南行至公园南路与中山西路口设中山路站后,于老一中桥西侧下穿南明河,在人民广场西侧设站后,沿遵义路敷设至贵阳火车站,线路下穿火车站站场,经朝阳洞路、望城坡至珠江路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