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母亲》教案 (1).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教学目标
(叙事性文体)的特征,学****于事件中、细微处、字里行间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对母亲的(处世原则)、(教子方式)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
,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挚感情,分享并提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我的母亲》
作者:胡适
一、导入课文
胡适比大家大一百岁,却和同学们全然同心——他追求自由,是一位毕生为自由与尊严而奋斗的战士,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然而,他在终身大事上,却选择服从母亲的包办,迎娶了从未谋面的新娘。这桩婚姻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之一。胡适在自述中说,我少小离家求学,一直未能陪伴母亲身边。母亲给了我深恩,我不能不依从母亲的意愿,令她伤心。胡适的母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对胡适有这么深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先生的母亲,共同了解一下胡适先生的第一位老师。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胡适母亲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三·预****反馈
zhōu mó yì shù
文邹邹摹画眼翳病宽恕
shù wǔrǔ bó
庶祖母侮辱轻薄

思考以下问题:
1. 文章中作者用一段话总括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请大家找到并读读这段话。
2. 这段侧重总结母亲对自己哪个方面的影响?母亲在这个方面是怎样影响胡适的?请同学们结合相应段落来谈。
(要求概述事件,重点分析具体事件中母亲的做法。)
母亲是怎样对待小胡适的?请同学们结合相应情节加以分析
(要求在文中圈点勾画,扣住细节发言)
,归纳母亲的性格特征及教子方式.
(要求:分四人小组探讨,请数名同学上黑板写,给每件事情添加一个小标题)

《我的母亲》教案 (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