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 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
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
2008年4月
一、鼠疫的基础知识
鼠疫菌的描述,分类地位。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
感染鼠疫方式:1、动物通过媒介昆虫人类患腺型鼠疫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肺型鼠疫;2、肺型鼠疫病人通过飞沫人类患肺型鼠疫;3、实验室/院内感染。
鼠疫的分型:腺型、肺型、败血症、脑型等。
鼠疫可防可治,及时发现、措施得当即可控制
为什么要实施生物安全?
保护:
工作人员
试验样品或病人
同事
实验室后勤支持人员
环境
二、鼠疫的生物安全防护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相通,分以下几点:
1、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2、生物危害评估;
3、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4、生物安全工作措施。
1、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高群体危害,高个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群体危害,高个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总结
2、生物危害评估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危害程度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3、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4、生物安全工作措施
实验室总体要求
•生物安全水平(BSL)
•实验室操作和技能
标准的操作
特殊的操作
安全的设备(一级屏障)
实验室的设计和结构(二级屏障)

精品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 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1.51 MB
  • 时间201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