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构建科学教学的原生态课堂.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构建科学教学的“原生态”课堂
上传: 徐龙朝    更新时间:2012-6-13 20:43:29
 
笔者所说的“原生态”课堂,是指师生生命发展的生活常态,也就是自然生长式的课堂。它区别于优质课、精品课、示范课、观摩课的一种日常教学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这种不刻意修饰,不包装作秀的“原生态”课堂看似平凡,但却承载了99 % 的教学任务。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理念的多元化,有些教师迷失了方向,一味地追求新奇与华美,却远离了教学自身规律的“原生态”,这就成了课堂“炒作”,与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
出于一种“教育回归教育”的理性呼唤和课堂“返璞归真”的迫切期待。笔者试图结合科学教学实践,从当前科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入手,来阐述自己对于构建“原生态”课堂的一些教学思路,从而来弘扬“原生态”课堂的教学精髓。
一、还探究教学的“原生态”
在一堂教学《地球的自转》(七年级下册)的观摩课上,施教老师针对“地球究竟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的问题设计组织了学生的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填写探究报告单。整个过程中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难,课堂气氛生动活跃。
如果仅从教学流程和教学形式上看,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不是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然而细细品味,笔者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乃是人人都知道的一种自然现象,学生早已明白这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因此,教材原本就没有将这个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而是作为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一个验证实验,这是有其科学依据的:①基于七年级学生对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及想象能力还不够强,换成探究式实验会具有一定的难度;②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讲已不再是什么秘密,也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或学****的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探究的问题具有新颖性,否则就没有了探究的价值。”(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样一个失去探究意义的验证性实验活动改变成探究性实验,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麻烦和难度,无疑走入了刻意追求形式而故弄玄虚的课堂教学误区。而从学生探究实验的实际效果来看也不理想,费时费力,尽管他们受生活常识的定势影响,最后答案也是东升西落,但好多组的学生对太阳所处的方向仍很混乱,对方位的判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真正成功的不多,这样便失去了面向全体的功能,使探究仅仅局限于一种形式。
笔者初涉课堂时,也曾进入这样的误区,如在教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时,围绕“磁体各部分的磁性是否相同”这一问题,我先假设,再设计,最后实验:在悬挂的弹簧秤下平挂上铁片,用一条形磁体在铁片下从一端向另一端慢慢移动,让学生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接下来又让学生画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座标)与磁体移过距离(横座标)的曲线图象,再进一步分析图象。结果学生被搞得晕头转向,累而无功。后来再次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只是将磁体平放在铺满回形针的纸上,让学生观察磁体各部分吸住回形针的数目,既简洁、直观,又透彻、明了。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将一些简单的“活动”变成复杂的“探究”活动,甚至有些教师在一堂课中出现了诸如探究一、探究二等名目繁多的所谓“探究”。更有一些参评的优质课弃简就繁,也走入了探究“炒作”

构建科学教学的原生态课堂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