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还孩子“真自由”.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还孩子“真自由”
[摘要] 自由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当然孩子也不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各种所谓的规则笼罩着孩子头上,无形地束缚着他们的自由。作为幼儿启蒙老师的我们都知道,“爱幼儿”是教育好幼儿的前提,那究竟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才能解放他们的身心,使他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呢?本文从“放开”、“尊重”、“倾听”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还孩子行动、人格、心灵上的自由。
[关键词] 真爱自由放开尊重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幼儿的心灵。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着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个教师都渴望用自己真诚的爱唤回孩子对自己的爱,可是殊不知,有时候老师的爱却成了束缚孩子自由的枷锁。陶行知主张教师应该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而教师有时候的行为自以为是那是爱孩子,恰恰你的那种“爱”让你的学生从侧面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当今的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告诫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用“真诚、适当、有效”的爱给予孩子生理、心理上真正的自由。
一、用“放开”还孩子行动上的自由
3―6岁的幼儿,不同小学生、中学生等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的目的,而幼儿的教育更与陶行知先生的
“生活教育”紧紧相连,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生活活动成为了幼儿在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学会生活的关键一步,在当今这个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大部分,往往是一个家庭中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包办,他们以为这样就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爱,殊不知大人的这样一份爱却让孩子失去了真正行动上的自由。孩子具有无限的潜能,大人过分的溺爱和纵容就剥夺了孩子自由行动的权利,从另一方面说就是使孩子失去了行动自由。
有一个故事我想大家都听说过,如果我们用手去攥一把沙子,手攥得越紧,沙子反而会流失得越快。用到孩子的教育上,我想就是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只有相信孩子,大胆放手,真正做到“孩子是活动的主体,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去做”, 才能找到那个攥沙子的最合适的力度,让孩子获得真正行动上的自由。
二、用“尊重”还孩子人格上的自由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自己的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体现在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尊重就是不把***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这在另一个程度上就是给与了幼儿人格上的自由。
尊重还要求尊重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有而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世上没有两片长得一模一样的叶子,他们都有自己的特征。连植物都拥有自己的个性,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呢?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思想,有一百种个性,有一百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教育的策略,比如让孩子学个特长,大人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去强压孩子,而是在孩子有兴趣的方面来发展孩子,让孩子在他的兴趣爱好里自由发挥,我想任何人都喜欢干自己

还孩子“真自由”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