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探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探讨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设疑,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而设疑
无论是在什么版本的数学教材中,每章节的内容都是处于特定的知识系统之内,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就是教学的重难点,它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
如在教学函数奇偶性这章内容时,就要注重设疑。由于该定义对函数定义域的特性没有明确地揭示,比较容易使学生片面地理解为只要验证满足f(-x)与f(x)的关系,就可以下结论了。我在教学这章内容时,提出了如下问题:“函数y=3x2+1 x∈[a,b),且a+b≠0,是否是偶数?”然后画出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是否与y轴对称?导致图像并不关于y轴对称的原因何在?偶数的定义域有何特点?通过这样设疑,比较容易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针对学生知识的模糊点而设疑
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就会造成学生接受新知的程度不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形成思维障碍,在知识的掌握上脱勾,造成知识模糊点。这类知识模糊点正是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问题,把模糊点作为设疑的材料。如利用不等式求最大值,学生运用时往往在必须具备
“正数、相等、常数”三个条件上产生模糊。我教学这个章节时,给出了以下例题:
下列解法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所在。
(1)由x+≥2·=6,当且仅当x=3 时取等号。所以,函数y=x+的值域是[6+∞]。
(2)x∈r+,由4x+=x+3x+≥3,3=9。所以,函数y=4x+的最小值为9。
(3)如果x+2y=1,x、y∈r+,则x2y≤()3。所以,x=y=时,x2y的最大值为。
这样设疑和释疑,都是围绕学生知识的“模糊点”而展开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内容到形式、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化,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疑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课堂教学设疑的难度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点的要求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设疑的难度既要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又不能太高,要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答得出,并且认为思考过程有趣。如果设疑难度太大,就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难度太小,又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课堂设疑开始时应适当减小坡度,逐步加大坡度,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如复****不等式时,可以给出这样的例题:,b>1且abl,b>l,c>l且ab四、课堂设疑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数学课堂教学设疑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状态,要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巧设疑问,并适时地提出疑问。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探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