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学家的预测管用吗?.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学家的预测管用吗?
经济学家的预测管用吗?相信这个问题一说出来就会招致无数的嘲讽。从现实结果看,经济学家的预测精确度的确和中国男足的射门成功率类似,低到令人无语。就连经济学家自己都自嘲:在过去五次股市大跌里预测到了十次。所以,真正具有专业素养的经济学家,往往都不会四处标榜预测到了某某危机。但有意思的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却对“长期预测”褒奖有加,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经济学最高荣誉授予尤金·法玛(Eugene·Fama)、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和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以表彰他们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从学术角度评价,这三位经济学家得奖确是实至名归,但从现实角度评价,瑞典皇家科学院似乎有点疯狂。站在现实投资的立场,不仅短期预测不靠谱,长期预测也并非如瑞典人颁奖时说的那样“可行”。原因有二:第一,长期预测说白了只是寻常智慧。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寻常投资者,都明白一个道理:有潮涨就有潮落,长期中没有只涨不跌的,也没有只跌不涨的,价格太低就会涨,价格太高就会跌。诺奖宣布后,席勒预言到次贷危机的轶事就广为流传,但仔细看席勒的畅销书《非理性繁荣》以及他对资产价格趋势的评价,就不难发现,席勒预言到美国房市危机的原因说白了也就是房市太火、房价过高。不过,这种朴素的寻常智慧未必对实际投资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为你很难确定价格是太高还是太低了。其实,这本质上涉及经济学的深层尴尬,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始终是
“均衡导向”,长期内,任何变量都有回归均衡的内生动力,但遗憾的是,均衡即便被证实是存在的,却很难定位。举个简单的例子,席勒也曾将股市市值和GDP规模之比视做判断股市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如果数据取用2013年10月15日的市值和2014年GDP规模,美国的这一比值为118%,日本为86%,英国、德国和法国分别为142%、49%和72%,中国、印度和巴西为35%、62%和50%,全球比值则是77%。仅从这个数据看,中国、巴西和德国股市似乎很有吸引力,美国和英国股市则似乎过热,但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并不认为美国股市未来2~3年的长期走势会大幅弱于中国股市。经验表明,寻常智慧在理论上很有说服力,本身也充满强弱转换的内在哲理,但并不会显著提高资产价格现实预测的准确性。
第二,长期中预测已经死了。其实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已经注定了长期预测“很难正确”的宿命,如果技术方法是共享的,且市场是有效的,那么长期预测的影响已经体现在了现实价格之中,资产价格长期走势最终将取决于未知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能够导致价格超常规变化的因素,都是不可预测的,特别是经济金融危机,大多是由黑天鹅事件所引爆,因此经济学家即便能够观察到长期风险,也无力预测危机会不会发生以及何时发生。长期中,经济学家不仅无力预测危机,对经济走势和资产价格的预测也经常性出错,仔细观察现实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就会发现,与“共识性”预测的背离是一种常态。这种背离的例子俯拾皆是:2008~2010年,次贷危机期间,市场对全球经济从单极世界转向多元世界达成了共识,长期预测普遍倾向于认为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势头将明显强于日薄西山的美国。但数年之后,形势却与长期预测发生方向性背离,美国经济自2012年起强势复苏,并表现出可持续的内生驱动模式,新兴市场经济体却

经济学家的预测管用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