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游记.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足石刻游记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全班一行参观了大足石刻。
一路上,导游就向我们介绍:大足石刻始于晚唐,盛于两宋,从艺术上来说,大足石刻体现了我国晚期佛教造像“神的人化”的特征。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5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听着听着,我们的心仿佛早已飞到了景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足石刻的灵魂地宝顶山石刻。宝顶山石刻主要集中在大佛湾,大佛湾位于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纵观所有石刻,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尤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让人无不对古人的智慧和才干感到佩服。
我们首先参观了“正觉像”。这尊造像手结外缚印,头上有“平顶金刚印”,据考证,是赵智凤的老师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头顶的两道毫光之间,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在正觉像之右,有一通碑,名为《重修宝顶山寿圣寺碑记》。碑上追叙了大佛湾石刻的来历,简介了赵智凤的生平事迹。“父母恩重经变相”这一组石刻则详细介绍了母亲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辛苦。接着我们参观了“九龙浴太子”,它是因地制宜建筑的典范。据介绍此地以前是一个缺口,山水汇集于此,终年不息。工匠们并不消极的引水而去,而是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再用石头把缺口垒起,打上九龙和释迦太子,然后通过暗道,
流水有节制地从最大的龙嘴里缓缓吐出,沐浴金盘中的释迦太子。这里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特殊地形,解决了排水问题,使佛像静中寓动,表现出高超的园林景观建造技艺。
在众多石刻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华严三圣”。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炼,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中间一尊像是佛教密宗所供奉的主尊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普照”即“大日如来”。他头上的“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毗卢遮那佛的两侧分别是普贤和文殊菩萨。按造像仪轨,这龛造像应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但此地却把他们的位置作了调换,从而来体现密教造像特有的仪轨,即:理性与智慧高度融和。这龛造像是大足石刻寓力学、***学原理于艺术构思的典型范例:,--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

大足石刻游记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