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
古诗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源于它那精炼的语言,极富韵律的节奏,蕴于字里行间的意境。可以这样说,它就是凭借着这一系列的优势,俘获了一辈又一辈诗歌爱好者的心。它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底蕴也就如此地代代相续,得到了延伸。
时至现在,古诗仍然深受文学爱好者青睐,尤其是学生。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喜爱仅仅流于浅尝辄止的形式,实际并无更多更深的研究。比如,对于一首古诗,认为只要能背就行了,至于诗歌本身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则是不大喜欢去弄个明白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没能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没能用诗歌所潜在的文化魅力去感染学生,就是没能做好“拓展”工作。只是本着“就诗讲诗”的原则,机械地“拆肢解体”地浅析,没能很好地将眼前所讲解的古诗和曾经学过的或是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相关古诗串连起来,让它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诗与诗相通,情与情互动”的氛围,自然也就无从让学生对它有浓厚的研究欲望。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在诗歌教学中做好拓展工作呢?
一、句的拓展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较为便捷、较为实用的拓展方式。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教授某篇诗歌时,抓住其中一两句名句或是较有典型意义的句子,挖掘出其内在的含义,弄清楚此句话应该如何用;然后再把它作为标本,来和其它诗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意义相似或是相同的句子,如此举一反三,便能起到
“以一知十”的效果。
如,教授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时,就可抓住里面的“万籁此都寂,唯余钟磬音”一句,先分析清楚此句的“以动衬静”的写法(即以余下的钟磬音来反衬禅院的寂静)后,就可以搜索其他诗词里面与此相关的句子了。再如,教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可抓住里面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弄清此句写的是“友去仍伫立凝望之依依不舍的深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后,就马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寻觅与之相应的诗句。
二、段的拓展
有了以上句的拓展,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对于那种篇幅较长的诗歌,其中有些段用了大量笔墨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了渲染,便可将它作为一个蓝本,去浩如烟海的诗词宝库中搜索相类似的篇目。如,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时,很多学生都对描写音乐的段落非常感兴趣,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便可想到李贺描写箜篌之音的名篇《李凭箜篌引》一文,把里面的对音乐声的描写之句和盘托出,来与《琵琶行》之句相对照,如,“江娥啼竹素女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空山凝云颓不流”等,另外还可想到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的相关段落。
三、篇的拓展
在句、段的拓展基础之上,按理说,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定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他们对诗句的应用能力至少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将对句、段的拓展扩大到对诗篇的拓展上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使学生对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比如,在教授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首》时,定会提到文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由此,还会分析得出该文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是:“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辛苦和凄惨,揭露了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此时,便可自然联想到古代众多的反映这一主题思想的诗篇,如,白居易的《观刈麦》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