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础护理学--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 及防护措施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中,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性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目前,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而我国起步较晚。出于护士及有关部门对医疗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所以保护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与教育已是当务之急。也已成为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焦点。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1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该传播途径是含病毒的物质进入了血液或组织,或直接与破损黏膜、皮肤接触。
2 食入传播:通过食入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沙门氏菌、志贺菌、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等。该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被感染者在食入病毒或病菌后发病.
3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杆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该传播途径是呼吸时,吸入散布该传播途径是病毒或病菌直接接触黏膜或创面。
4 吸入传播:通过吸入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细小病毒、  流感病毒、结核分支在空气中含病毒或病菌的微粒
三、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生物性或感染性危险因素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引起生物性感染门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皮肤有破损时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2)抽血(将血液注入试管内时)、注射、输液、器械传递、清洗器械过程中被锐气刺伤、割伤;
(3)整理操作后用物及手术后器械、分离输液器时,将针帽重新套回时等刺伤;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4)在操作时病人或其他人突然转移时刺伤操作者。
(5)不正确的废物处理。
(6)手术室护士接触血液机会多,经常接触手术刀片、缝合针和各种利器,加上术前刷手造成皮肤保护层的破坏,为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侵入提供门户。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7)供应室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发生损伤和感染。
(8)产科护士出于经常接触产妇的恶露、羊水和血液,而被感染机率也增大。

2、化学性危险因素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1) 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固定剂:护士频繁接触这些制剂,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2)化学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50多种,但大多数抗肿瘤药物是细胞毒制剂。在配置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溢出,形成含有毒性颗粒的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月经紊乱、脱发、致突变、致癌、致畸形等毒性反应。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3)各种抗生素:虽然频繁接触抗生素对临床护士近期远期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及报道,但在操作中因接触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猝死的均有报道。抗生素引起的慢性皮肤过敏等屡见不鲜。

基础护理学--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ujim20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