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话说太平猴魁.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话说太平猴魁

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分布着众多世界奇观,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埃及金字塔等。十分巧合的是,就在北纬30度线上的安徽南部、古老的徽州大地上,同样也拥有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黄山,以及产在黄山脚下、太平湖畔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太平猴魁。
黄山脚下的太平县(现黄山区)建制于唐天宝七年(745年),这里山峦绵延,茂林密布,雨量充沛,日照短,雾气重,土质深厚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正如明代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所言:“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太平县产茶历史悠久,其茶史与宗教史相伴发生。东晋年间,黄山寺庙、禅院的僧侣们始植茶。唐天宝年间境内居民就把建茶亭、利行人作为行善积德之举而为之。唐代太平县令许浑《溪亭》诗云:“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也说明太平人早在唐代就开始饮茶。时山区人以种茶谋生,史有“太民难于为业,亦勤于为业……无田者以山为业,间植桐漆,植茶以资旦夕”之载。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即提及太平所产之茶两种,为上睦及临睦。据周靖民《茶经》校注称,“上睦及临睦为太平县二乡,上睦在黄山北部,临睦更在其北”。
清中后期,太平茶叶已鼎盛于世,乾隆元年(1736年)《江南通志》载:“太平(龙门山)产翠云茶,香味清芬”。其“龙门山”即时为桂城乡(今新明乡)的六百里山周围的猴坑、凤凰尖一带;其
“翠云茶”,也即“魁尖”茶的前身。据太平县志称凤凰尖一带“地逼仄或壁立,不能立足,上下如猿猱。”故此山间村落古称“猴坑”。太平猴魁就产于此。

关于太平猴魁的产生,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传说:很久以前,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和它们的孩子一只小毛猴。有一天,小毛猴独自下山到了太平县玩耍,却迷失了方向,摸不回家,这可急坏了这对老毛猴,公猴下山四处寻找,因劳累过度和思子心切而病死在大山深处;母猴留在山中守候家门,她年复一年地远眺太平,却终不见老伴和儿子回家,最后化成了今天的黄山奇观“猴子望太平”。再说,公猴病死的大山中有一善良淳厚的老汉,以采野茶和药材为生。一天,老汉发现白毛猴死在山中,便将其移到山岗上安葬了,并挖来了野茶树和兰花栽在墓坑的四周。当老汉离开时,忽然听到有人对他说话:“老伯,您为我做了好事,我一定报答您”。第二年春天,老汉照例到山中采野茶,发现整个山岗变了样,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茶树。忽然,老汉又听到有人对他说“这些茶树是我送给您的”,此时,老汉才明白他所安葬的是一只神猴。为了感谢神猴赐茶,老汉把神猴墓地所在的山岗命名为“猴岗”,把自己居住的山坑命名为“猴坑”,把神猴赐给茶树所采制的茶叶命名为“猴魁”。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追溯太平猴魁的起源,不得不浓墨重彩地记述六百里山中的乡绅郑守庆。据《黄山区志》载,清末,乡人郑守庆等在南京开设茶庄,每年均到下三门设摊设站,收购毛茶。他为打出品牌,多赚利润,雇工将收购的成干毛茶一芽二叶枝头大小整齐的芽叶拣出特制,单独包装,冠名
“魁尖”,运往南京等地高价出售。因其品质超群,深受嗜茶者青睐,获利颇丰。后聘猴坑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在凤凰尖浮水宕高山茶园试行分期采、分批制,专采壮而嫩的一芽二叶,精制出魁尖(,高于一般魁尖50%)。其成茶取兰花形,色、香、味、形俱佳,居尖茶之魁首。民国元年(1912年),新明三门茶商刘敬之购魁

话说太平猴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