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什么是七声音阶.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什么是七声音阶而不是八声九声或者更多呢?是人耳决定的,七声音阶虽然只有12个音,但是能达到人耳分辨的音域,为什么两音最小音程是小二度,因为人耳能准确辨别的音程就那么高,为什么是七声音阶,以某个音为基准,然后一次按他四分之三的频率升高,得到音后,再按他的四分之三升高,循环。。。到第一个音的频率的两倍时,音的品质没多大区别,非常协合,听起来像一个音,所以用同一个音表示,这就是c与高八度c,再看一共产生了几个音,恰好七个,移到同一个八度,就产生了七声音阶,为什么是四分之三的比例,人耳听这个比例产生的音最有质感。。。。音乐就是音的有节奏的高低变化产生的呀,哼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虽然是同一个声音,但是之所以能哼出歌,就是声音频率发生了高低变化,其实说的七声音阶,就是人们的归纳总结,也有五声音阶什么的很多,你也可以自己创造音阶,事实上,很多由人唱出来的声音,五线谱是不能准确记录的,七声音阶也有表达不出来的声音,,,之所以最后那么说,完全因为乐理仅仅是帮助人的一种工具,音乐是音阶是不能完全代表的,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还有个原因,就是你要是想学音乐,那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你不学音乐,其实你明白后,对你也不会有好大的益处。你真的想弄懂,你就要从物理的角度去看,明白音名代表的其实就是一个频率,而频率决定音高什么是音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2音律的形成和作用音律的形成是与声调、语调和韵调等的相互调节与协调相关的。汉语是一种有声调,而这种声调又能区别词的意义的语言。声调,也叫字调,是语言的每一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词汇或语法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升降状况。汉语语音有“四声”之分:在古代汉语中指“平、上、去、入”,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指“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由于有四声之分,词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高低和升降,如果发音错了,说出来的词就会改变意思,造成误解。例如,“妈、麻、马、骂”在汉语普通话里都念“ma”。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声调的高低和升降变化,即四声的分别上。按现代修辞学家陈望道(1890—1977)的观点,汉语的声调本身就具有一种形象表现力。他指出:“辞的声调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声音以增饰语辞的情趣所形成的现象。语辞的声调,也和语辞的风味一样,——甚或在语辞的风味之上,为过去执笔者所留心。”他举例说:“‘滴’字的音,同雨下注阶的音相近,‘击’宇的音同持械敲门的音相近,‘梳’字的音同急水下注的音相近,又如‘揪’字的音近于池水的声音,‘瀑’字的音近于瀑布的声音之类。”①这些字利用声调分别摹拟事物所发的音调,颇有形象性。当然,在文学文本中,声调的运用应当服从于整体音律效果的营造和意义的表现。我们可以把声音归纳为三大类:语音、乐音、物音。如果没有声音,不仅人类无法生存,就是一切生物也不可能生存。人类的文化是人们共同创造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共享文化成果。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她是人类的共同语言。“音律”这个名词的解释应该是:用数学的方法计算物理振动的音响学;用数学的方法计算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中,音的频率相互关系;音乐中各旋律音阶中的标准高度的相互关系。人类在没有语言沟通以前,人们为了在群体共同捕获一个大的野生动物的时候,用自己的呼叫声或吹响号角表明自己的地理位置,其音高有相对的高度,这就是最古老的音律。人类在远古的夏商时期,通过各种自娱活动,用直觉判断的方法,创造出了不少乐器,如牛角号、牛骨笛(只有二、三个音)、芦苇管笛等等。人们在乐器演奏中创造了音律,这些音律虽然不是计算得来,但是其可听程度是用人耳的直觉判断,产生了“1”、“3”、“5”、“6”等有相对音高的音律。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和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有限,其音律没有固定下来。那么什么时期才开始初步明确音律呢?可以说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那时芦苇箫管(称为龠)已经出现而且流行,人用口可以同时吹奏长短不同的二支、三支甚至更多的管数。芦苇管笛同时发声时,发现了哪些相对音高好听、哪些不好听的芦苇箫管。于是,把好听的、协和的芦苇萧管(长短不一样、音高不一样)保留起来,便利以后仿制。从这时开始,人们就发现箫管越长,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箫管的长度短则发出的声音高。按现今的音律验证方法可知,古人保留使用协和的芦苇箫管的音程是:以某一根管长为标准音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次之以纯四度管长为标准而制作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的协和箫管;再以纯五度管长为标准而制作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的协和箫管……在中国出土的殷墟(约在公元前1401年至公元前1122年)甲骨文中就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十三苗至十七苗)小笙的前身。可见笙的历史距今至少有3千年以上。既然有“和”这种器乐,就必然有音律。从古到今笙的音律调制是用传统的四度、五度、八度和声音来

为什么是七声音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