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概念隐喻.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引言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一、什么是概念隐喻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3、隐喻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源域的意象图示结构以与目标域的内部结构相一致的方式投射到目标域。也就是说,源域的空缺、源域的关系、源域的特征、源域中的知识都会相应的映射到目标域中。4、映射的基础是人体的经验。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的日常经验及知识。例如,我们在理解“人生”这个抽象概念时,可以列出一系列的概念隐喻:人生是宝贵的财富;人生是一场戏;人生是一个旅程;人生是火;人生是一份责任;人生是一杯水。这些隐喻的表达都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和人们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综上所述,概念隐喻理论大大拓宽了人们对隐喻的认识。隐喻不再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被当作一种认知方式。隐喻的功能不再仅是对事物之间相似之处的再现,而是对事物之间相似之处的构建。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诗歌中,就会使诗歌的内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二、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的诗歌隐喻人们普遍认为诗歌的语言比日常用语更有美感,更加新颖,更有趣味性和神秘感,那么,为什么普通读者还是能够欣赏诗歌,甚至读懂诗歌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分析,概念隐喻存在于思想中,而不仅仅在语言中。诗歌中的隐喻在语言层面上可能比我们日常用语中的隐喻更为复杂,更有创造力,但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种认知过程,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基本概念隐喻体系,只不过它们的映射更加复杂。诗人之所以能和普通人进行交流,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运用了我们都有的思维方式,借助了人人都有的理解隐喻的能力。下面我们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中的第94首小诗中的隐喻现象。Atth

概念隐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9-01-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