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人****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严耕望一汉世,中央太学之规模极大,学生常数千人,或多至三万人;郡县亦置学官,学生亦常数百千人;官办教育可谓极其发达。私家讲学,生徒虽亦常以千百数,然其势终不敌公立学校之发达。而中央太学尤有极大之凝聚力,四方士子欲振名誉者,恒趋太学,论学会友,倾动京师。故就当时情势而言,教育中心在中央太学,地方学官及私家教授实非其比。私家教授亦多在平原乡邑,其在山林川泽如刘琨、魏应者,其例实不甚多,且多在政局方乱之时。《后汉书·儒林传序》云:“王莽、更始之机,天下散乱……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逃遁林薮。”是也。《梁书》四八《儒林传序》称汉时“学与山泽者至或就位列肆”。(《南史·儒林传序》同)疑此序文乃就南朝情形上推汉世加以想象者。当汉承平之世,似不然也。汉末丧乱以后,政府不以教育为意,而政治中心之都市又常有变乱,虽有太学,实同虚设,州郡更不待言,故士子多散处四方。当时政治社会皆为世家大族所把持,读书仕宦亦几为世族之特权。南朝承之,又会佛教兴盛,当时第一流学者多僧徒,且兼通经史;贵族平民皆尊仰之。吾人想象当时教育中心故在世家大族,然必亦有不少士子就学于山林巨刹者。《南齐书》五四《高逸传》:明僧绍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顾欢于剡之天台山开馆,聚徒常近百人。沈驎士隐余干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者数十百人。徐璠之隐祛蒙山,立精舍讲授。只观此数例,足徵山林讲学之概。而《梁书》五一《处士何点传》云: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又云:弟胤“居(会稽)若邪山云门寺。……高祖践阼,……乃敕胤曰:……比岁学者殊为寡少,良由无复聚徒,故明经斯废。……当敕后进有意向者就卿受业。……于是遣何子郎、孔寿等六人于东山受学。……胤以若邪处势迫隘,不容生徒,乃还秦望山。山有飞泉,西起学舍,即林成授,因岩为堵,别为小閤室,寝处其中,……山侧营田二顷,讲隙从生徒游之。……胤年登祖(尚之)寿(七十二)乃移还吴,……居虎丘西寺,讲经论学,徒复随之”。是何氏兄弟二人讲学皆直在佛寺矣。虽此所举,皆为隐逸者流,不能以概其余,然已有此种倾向,殆可知矣;惟其详待考耳。北方情形颇有不同,经学教育之盛虽不及两汉,然遗风余韵,尚见史传,只观《魏书·儒林传》已可知其大略。及隋统一天下,颇重教育而提倡之。《隋书》七五《儒林传》云:京邑达乎四方皆能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参之《隋书》及两《唐书》列传,隋世大儒教授生徒或有至数百人,足为此序之证。亦有教授自学于山泽者,如:《隋书》四一《苏威传》:“威每屏居山寺,以讽读为娱。”同书五五《尔朱敞传》,年十五,“诈为道士,……隐嵩山,略涉经史。数年之间,人颇异之。”同书七七《隐逸崔廓传》:“逃入山中,遂博览书籍,多所通涉。”同书七八《艺术卢太翼传》:“徙居林虑山茱萸涧,请业者自远而至。”《新唐书》八四《李密传》:“感厉读书。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全唐诗》四函五册)原注:“寺即神尧皇帝(唐高祖)读书之所,龙飞后,创为精舍。”(据诗,寺在山中)按此六例者,或在隋世,或在隋前,且有即读书山寺者。参以前引《齐书》、《梁书》,吾人可以推想此种情形不始于隋,而始于南北朝乱离之世。盖始乱逼人,不能不投身山林,能安心肄业也。唐初,中央置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书学、算学、律学、宏文管学,州县亦各置学。《旧唐书》一八九《儒学传序》,述贞观初之盛况云:于国学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太学、四门博士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合(各?)置博士、学生,以备艺文,凡三千二百六十员。……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度此盛况盖略近于汉世。而私家教授见于史传者则甚少(两《唐书》儒学传中私家教授者数人,皆在隋世)。至如《新书》一九六《儒学马嘉运传》:“贞观初……退隐白鹿山,诸方来受业至数千人。”(《册府》七六八略同)山居讲学,此为仅见之例外。此种情形延续数十年之久,盖政治社会安定,公立学校发达,士子群趋学官,故私家教授衰替,更无隐遁山林之必要也。武侯擅权,薄于儒术,《旧唐书》一八九上《儒学传序》云:则天称制,以权道临下,不吝官爵,取悦当时。……博士、助教,唯有学官之名,多非儒雅之实……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隳废矣。其后学官日衰,而士子读书山林却日渐众多。中叶以后,中央太学鹢为茂草(参看《全唐文》五三二《李观请修太学书》及卷七二七《舒元与问国学记》);而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多出其中。兹先举比较概括性可据以推想一般盛况之材料,凡得八事,以明之。《摭言》三《慈恩寺提名杂记》条:文皇帝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35 KB
  • 时间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