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90年代中国文学状况.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悲观论者:文学为商品经济和欲望化时代的祭品,各种各样的炒作,各种价值混乱、华而不实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和文学现象——文学“堕落”的标志。乐观论者:则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中国文学走向自由、新生和成熟的起点,在他们眼中新生代作家的涌现、文学的无序、价值的多元以及“众声的喧哗”,也正是文学繁荣的表征。**《诱惑与困境》——90年代中国文学的内在矛盾吴义勤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给人一种繁荣、多元而又华而不实的印象,但与80年代中国文学那种一往无前、坚定不移的气势相比,90年代的中国文学正在变得暧昧、犹疑、矛盾重重,它已经丧失了80年代中国文学那种坚定的自信心和方向感。而这恰恰就会造成90年代中国文学面孔的模糊与晦涩,也为准确理解和把握90年代文学的本质和真相制造了困难(《理论学刊》2004年3期)**第三部分90年代的文学第一章90年代文学概述一、文学环境的变化:(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并获得体制上的合法性,带来文学观念的巨大变化。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文学体制改革。原则上,作家写出的作品,直接进入市场。作品要靠广告、宣传推销。贾平凹《废都》的炒作如是。作品即(产品)商品**90年代以来,文学观念的变化:1、文学观念的“多元化”。“一元”代表的是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文学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学的期许。“多元”则更多的是源于文学的内在冲动。文学作为一种个体性的精神创造活动,它本质上就是反对“统一”、反对束缚、反对“一元”的,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追求可以说体现的正是对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文学内在规律的双重尊重。**环顾90年代文坛,我们目睹的确实是一幕幕丰富多彩的景象:新状态、新体验、女性写作、新都市、新现实主义、新生代、新人类、后先锋……各领风骚,带给我们一种热闹而新奇的刺激。作家对于文学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学工具论、文学神圣论、文学游戏论……等等是各有市场,甚至公开宣称“玩文学”的也大有人在。我们已听不到80年代那种“共名”的、宏大的时代之声。**文学似乎也早已丧失了“共同语言”,萦绕我们耳边的只是各种各样的“众声喧哗”和“南腔北腔”。“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来讲得之于文学组织、监督、管理、制约方式的改变或转化以及显在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减退或松驰;从内部来讲则源于作家主体个性意识、创造意识等“元”意识的真正觉醒。(结论,自己思考后得出)**2、对文学功能与价值认识的拓宽与深化。文学的功能:指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各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为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而存在的,在这种社会需要中,即包含着文学的种种功能。左翼作家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强调文学对人民群众的启蒙教育作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90年代后,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审美作用。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的,它们不可能采取独立的方式存在,而只能寓于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这种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对象的艺术的描写,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二)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色彩彻底破灭。过去:生活的参与者,干涉者,殉道者,理想主义90年代:在市场经济下,衡量一个人价值、地位的高低——“金钱”。知识分子由过去的狂热、***逐渐冷静下来,观照自己,正视现实。一部分人看到了“金钱”的魔力,于是下海弄潮;一部分人则坚守清贫,苦中作乐;一部分人牢骚满腹,愤世嫉俗~~~~~**(三)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的公开呈现。1、主流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2、知识分子文化:高雅文化3、大众文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各种文化现象常常互相交叉、渗透。在80年代,文学讨论的重点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90年代,文学讨论的重点是“文学与商业”的关系,“雅”与“俗”,“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

90年代中国文学状况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405 KB
  • 时间2019-03-19